此次美国师生来我校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就如同是品尝了一套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餐,全校上下齐动员,各个教研组文史音体美等各位老师就像是掌勺的大厨,为他们奉上一道道丰盛可口的美味,着实叫人艳羡不已。我们英语组的各位老师被分派到各门课堂上作翻译:古琴、二胡、京剧、文房四宝、太极拳以及桃园结义、西厢记等等全番上阵,为了让美国客人充分享用这精心烹制的美味,诸位英语老师很是“恶补”了一把,总算不辱使命,各位客人还算满意。
三周的时间,各位老师都比平常多了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我个人在其间有几点体会:
※做课堂翻译/景点导游:
语言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位的了,但要在两种文化中间搭建一个桥梁,把我们祖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粹更好的介绍给美国学生,使他们有所认识、理解,甚至产生共鸣、喜爱之情,需要我们自身很好的艺术文化修养和对祖国文化的广泛了解和深刻认识,在他们面前,我就是“中国”,自豪的我们怎么能说“不清楚”“不知道呢”?
※接触美国同行:
两位美国老师脾气秉性各有特点,但都对教学有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体现在他们在给中国班级上课时和对英语组老师进行的培训中。本以为美国班级规模比我们小得多,又没有高考升学压力,会轻松很多;通过了解才知道,他们每天上课时间安排的非常满,与家长联系面谈,讨论学生身上的问题也很频繁,并且教育管理部门的听课、考核等等也充分体现了美国社会一贯讲究的科学化系统化。看来不管在哪里,教育都意味着我们千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付出和辛勤努力。
※在英语角:
这里的交流是最真实自然的,虽然属于不同的国度,但青春的心是相通的。开始时还有忸怩的中国学生你推我,我拉你,不好意思上前与坐在那里的美国学生搭话,但很快,看看他们的兴奋的眼睛,听听阵阵的笑声感叹声,就知道虽然语言有障碍,但是沟通还是成功的。我的学生跟我说:“好多话想说说不出来,真着急!”我一边尽量帮忙,一边想:怎样让学生们取得好成绩,又能说出实用的英语,表达他们丰富的思想,真的是亟待解决,但又确实是个大难题。
现在已告别了美国的朋友们,大家又要面对月考、期中考、会考、高考。但再站在讲台上时,心中的目标高了,眼界开阔了,想法多了,因为眼里不仅有学生、黑板,更有世界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