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激发教育活力
(一)加强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学校建设。全力支持高中阶段五所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学校建设;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试点推广机制、经费投入机制、课程开发与实施机制、师资培训培养机制、日常指导与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组织召开创新型人才培养研讨会;组织部分直属高中遴选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成立株洲联盟理事会和专家指导团队,做好“新学校行动”项目推广工作。
(二)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
制定下发《XX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2013-2015年)》,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参加省资源中心的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数学三科资源的开发,全部通过评审。组织评审推报市一中、市二中、市四中等3个单位为省经信委与省教育厅“数字校园”试点示范校,XX区教育局、XX区教育局、市四中、市三中、天元学校、二职六个单位为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制定“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启动试点工作;目前已接收11所学校申报材料。
(三)拓展教育国际合作交流。
初步促成市十八中与意大利在“艺术生出国留学直通车”、“图兰朵计划”、“马可波罗计划”等项目上达成合作意向;促成何家坳小学、九方中学、市二中分别与美国洛杉矶艾琳亚卓学校、拜尔高中学校、瓦葩中学签署教育交流协议意向书,寻求建立姊妹学校;积极为市二中、八中、十三中、何家坳小学、田心中学、七中等6所学校争取获得中国对外友好协会授予的“对外友好示范学校”,在北京授牌。
四、强化教育保障,着力推进管理服务
(一)教育经费保障有力。
落实年初财政教育投入预算工作。2013年,全市财政年初预算安排教育经费281779万元,比上年增加33754万元,增长16.64%。市本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教育经费65623万元,比上年增加10811万元,增长11.43%;其中市本级系统专项21176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加957万元,增长4.7%。落实了2013年十大项目经费预算。启动实施了“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
(二)教育督导评估扎实有效。
抓好督政工作。组织对基本达到申报条件的XX市、XX区、XX区、XX区、XX区申报全省首批教育强县(市、区)进行初评,并集中反馈;组织评估专家对XX县和XX县迎省“三评合一”督导评估进行视导,两县顺利接受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导评估,均获好评;稳步推进“国家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申报、评估、认定工作,组织对XX市、XX县进行了市级初步评估。抓好督学工作。河南、江西等7个省市教育督导部门考察观摩了我市督学责任区建设工作;启动中小学校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对城区五所中学进行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评。
(三)党建工作和作风建设得到加强。
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开展“为民务实转作风,勤廉办事树形象”作风建设活动,出台并实施《关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实施办法》和《关于改进教育系统干部工作作风的规定》。推进教育阳光服务体系建设,上半年共办理信访事项共823件,办结率100%。做好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两型”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和“五星”教代会等创建工作。落实安全教育和管理,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校车安全管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明察暗访。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及综合治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老干部管理与服务等各项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尽管市、县两级竭尽财力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由于教育事业发展太快,教育投入永无止境,市、县两级要落实国家教育投入4%的分解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二是义务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达不到高位均衡;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短期内无法完全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生源外流现象依然存在;四是农村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紧扣“公平、优质、活力”工作思路,坚持“十大项目”一抓到底,全面实现年初既定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市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主要突出四个方面:
一、以“促公平”为重点,加强和改善教育民生
(一)加快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推进中央项目园、实事项目园建设。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确保达到省颁建设标准。继续推行学前教育观察员制度,加强对幼儿园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监管力度。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评先评优活动。全面推广幼儿好习惯养成教育地方特色课程,提升科学保教质量。有效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二)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合格学校建设和“城区初中创优”市级重点扶持项目督查,组织合格学校建设验收、市级优质初中培育校申报评审、市级环保型学校、绿色学校评估验收。继续推进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工作。
(三)加强推进民生实事。
加强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督查力度,确保所有实事项目如期完成。开展2013年“金秋爱心助学”活动,救助困难学生700名,每人救助5000元,共350万元;按照“应贷尽贷”的原则切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继续简化程序,消除门槛,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
二、以“优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一)做强教师队伍。
全面开展各类教师培训工作,组织高级研修和基地研修。认真组织 “百优十佳” 评选表彰及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年度考核奖励。举办第四届“教坛新秀”比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好中小学在编不在岗教职工专项清理工作。继续实施农村教师关爱工程,落实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