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园长年终总结4
本学期我园教师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深入实践新教材的基础上,以《需要为导向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为切入口,重点探讨了区角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运用,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与研究,教师观察、支持、提升孩子经验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现小结如下:
一、学习培训常态化
本学期我园继续以多元的方式开展青年教师、成熟教师的园本培训,以多元开放的活动形式为教师营造学习氛围,搭建培训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成长。
1、理论学习不懈怠:本学期我园本着“抓问题、抓基础”的培训宗旨,结合本学期重点工作及幼儿园保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新教参的有效运用、游戏的推进,进一步组织全体教师精读“上海市幼儿园教学工作会议五大文件”精神。同时结合重点课题“多元环境促进满足幼儿多种需求”的研究,开展了培训和研讨。帮助教师们梳理思想,提升理念。
2、他山之石来借力:在立足自培的基础上,我们也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结对互助,拓宽培训渠道。
教研组长课程培训,新教参虽然进行了第二次的调整,但是对于5年内教龄的年轻教师来说,要通过经验点或者知识点设计一个目标适恰、流程清晰、幼儿喜欢的活动并不简单。我们常常感叹于应彩云、吴佳英等市特技教师为何有如此的智慧设计出一个个精彩的活动能够,于是我们组织教研组长层面外出学习,观摩特级教师的活动和报告,并即时将报告内容与全体教师进行反馈,为教师的开展教学活动中提供借鉴。
全体教师环境创设的培训,组织观摩刚通过市一级一类园验收的实验幼儿园,以其游戏材料的创设为重点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和讨论,总结出他们在材料创设中满足不同幼儿游戏水平的策略与方法,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使各层面教师在不同程度均获得提高。我们抓住以教研室为领衔的优秀团队的指导,针对不同年龄段环境创设的方法的策略,吸收其优秀的的意见和建议,在这样与专家深层次的互动中,我们的老师犹如凤凰涅磐般经历着磨练与考验,在自我不断的否定中观念得以更新,理念得以升华。
3、鼓励COPY共成长: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常常鼓励教师要创新,不求同只求异,但是在青年教师占全园教师比较大得比例的时候,这样的要求显然过高了,学习的初期是模仿,在模仿中总结经验,让我们的青年教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因此,我们以本园名师张准老师为引领,组织教师观摩他们班级在环境创设中的精细化,如何真正体现以幼儿为本,关注每一个小标签、小提示,并鼓励COPY,老师们在与名师的学习和互动中获得了提高。
二、课程管理精细化
借助区“学前教育精细化管理”全面铺开的东风,我园也以课程方案的有效实施为抓手,细化课程管理的具体措施,重视了对课程执行质量的监控与反馈,增强了全园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加强环境创设,支持课程运行
实践证明,适宜而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提供,是保障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在迎接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复验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积极创设与提供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材料与条件,增大幼儿游戏空间,优化环境使用的价值。
其一,调整活动空间。我们重新调整了部分专用活动的功能,如开设了建构室,投放多种类型的建构材料,其间对于建构室的环境与布局进行多次调整、如建构操作台的投放,便于幼儿操作,材料区的统筹,便于幼儿取用材料地点明确,使游戏时间能够充分运用。角色游戏区域的拓宽,走廊和专用活动室是已有的角色游戏场地,将游戏从室内拓宽至户外是本学期游戏开展的一大推进,我们扩大了专用活动室的材料区,并将游戏材料分类有序摆放,运用纸盒、纸箱、鞋架等物品作为桌椅、货架,幼儿自由结伴、自定主题、自主选材,在教学楼前空地开展游戏,幼儿在宽松、宽畅的游戏环境中发挥最大的游戏潜能。
其二,节约美观性价比,实现“减负增效”。在环境创设中,我们鼓励教师节约美观性价比,例如墙贴的使用,既美观又省力,体现了“减负增效”的工作原则。大环境内容贴近幼儿需要,表现形式丰富,为我园课程实施提供支持,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2、优化课程管理,尝试分层监控。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课程管理的参与度与执行度,帮助不同监控层面的教师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在区教研室对教师案头工作指导的引领下,对原有的案头资料进行了整合删减,使文本记录更有针对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幼儿园课程落实监控组,关注了教师文本记录、课程执行、活动设计的监控。做到分工明确,监控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确保常态下教学活动能够高质量开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自我监控意识,有效的助推了课程园本化实施的进程。
3、推进社团活动,创新课程转型。
面临艺术特色收费叫停,我园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彰显艺术特色教学是本学期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往的艺术特色活动中,器乐类活动成为我园艺术活动的龙头,也是家长及孩子所青睐的活动内容,我们也形成了园本化的教参。在器乐类活动被全盘否定之后,我们在上学期班级文化活动开展的经验上推出了幼儿园社团活动,即幼儿以一种相同或相似的兴趣与爱好,聚集在一起,共同感受与分享,并发挥各自艺术所长,自主地交流与表达。在自主选择、开放的活动形式中,以兴趣为幼儿艺术活动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把握幼儿兴趣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有效促使幼儿将偶发的兴趣转变为稳固的`求知欲望。
促进情感体验。游戏能够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小社团正是以游戏为主的活动,通过开展小社团艺术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让幼儿游戏活动中感受和体验艺术,并进行艺术的表达与表现,并带着愉快的情绪积极参与活动,在自由感、安全感、成功感的体验中,获得愉悦、乐观和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小社团艺术活动”以混龄组织模式开展,使幼儿通过大带小、小跟大,发展其分享、商量、合作、沟通能力,使之能较快地适应集体生活,感受共同生活的乐趣。张扬幼儿个性。“小社团艺术活动”为幼儿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试图突破以教师为主导的艺术活动模式,通过社团自主选择、活动自主设计、章程自主设定、成果自主评价等手段,让幼儿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在提高幼儿艺术素养的同时,张扬幼儿个性,使幼儿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目前我园共设老游戏(民间游戏)、阿拉上海人(上海方言)、金话筒(小主持)、娃娃群英会(中国功夫)、达人秀、快乐童话(童话表演)、梦想乐园(儿童画)、故事王、快乐泥巴、艺术创想、金剪刀(剪纸)、折折乐(折纸)、巧手DIY(废旧制作)、我型我塑(建构)、敲敲乐(打击乐)、金孔雀(舞蹈)、小天使舞蹈、金嗓子(歌唱)等18个社团。旨在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幼儿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张扬幼儿个性,致力于培养“健康活泼、好学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大胆交往、快乐表现,具有初步责任感”的“艺术见长,
和谐发展”幼儿。
三、研究实践有效化
1、多途径交流,促操作包形成
围绕园总课题对于如何创设丰富的个别化学习材料来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的问题,本学期采取分组讨论、经验交流、实地观摩等方式,教师互相介绍自己设计的区角材料,除了介绍材料的内容、玩法和层次设置之外,最重要的是介绍材料背后的设计意图。这样的分享交流活动,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的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几名教龄较短的新教师,她们在老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包括如何选择原材料,如何兼顾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设计不同层次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最后形成了主题操作材料包,包涵盖的内容有环境设计、区角设计和活动设计三个方面。环境设计文件夹中将放入主题墙面的照片并加以文字说明。区角设计中将教研组在各个主题开展过程中制作的个别化学习材料进行整理和整合。包含活动方案、相关课件、音乐等。通过整理制作主题操作材料包这一形式,将本学期课题研究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记录下来。
2、教学评比,提升专业水平。
用胡适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的一句话:“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教师对幼儿园未来发展的意义也是如此。为加快我园青年教师的成长,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与舞台,促进青年教师新教参运用能力不断提升。本学期,在园长的主要领导下,我园举行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比武活动。比武的内容分活动方案评比、教学实践与现场说课三个环节。
活动促使青年教师仔细研读教参,积极寻找素材,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兴趣需要的活动。如大班刘四琴老师的音乐活动《小河之歌》,让幼儿在自主分组合作,为歌曲编舞,在活动中幼儿的表达表现水平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张扬,最有价值的是幼儿的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平佳琳老师的《小海螺》,受卡农节奏的启发,运用其方法开展轮唱活动,给予幼儿体验和尝试多种演唱方式的经验;又如陆燕老师的美术活动《小花伞》,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并投放多元的材料,激发小班幼儿的绘画愿望,
整个比武活动中,青年教师积极思考,活动都能够建立在幼儿广泛收集资料、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并注重为幼儿创设能引发各种互动的环境材料。活动过程自然、活泼,孩子学得主动而积极,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思维、动手能力都可以感受到青年教师在设计过程中的心血。活动后,她们对各自的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自我评析、反思,在与评课组对话的过程中,她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也成为了她们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总之,这次比武活动,比出了青年教师的才能和朝气,也提高了对新教材的理解与实施能力,取得较为圆满的效果。
四、后阶段工作重点:
1、优化社团活动项目内容,继续落实游戏化的活动组织形式,深入研究满足幼儿创新需求。
2、借个别化学习的实践与研究,重新教材的实施与实践。
3、调整幼儿发展评价,使其更具有可测性及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