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念寒隽
《新乐府》中的《涧底松》,是诗人为寒俊英才鸣不平之作品。其诗曰: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唐代虽以科举取士,但在用人制度上依然沿袭旧制,真正有卓越才能的读书人没有达官显贵的引荐,往往被委弃不用,以致湮灭无闻。于是诗人又一次痛心疾首,又一次缘事而发,以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的苦况,来讽喻和针砭这种社会不公。诗虽咏物,却没有在状物摄神方面铺洒笔墨,而是以涧底松为引线,借题发挥,将不动声色的感慨渗透于物象之中。松是喻义,金、张、厚宪才是正意。好一个绵里藏针,将怜才惜才之意、忧国忧民之心一下子穿住,从而取得寄情遥深的艺术效果。
白居易作为一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诗人,其《新乐府》、《秦中吟》及部分杂律诗一类具有稽政与怜民的诗歌,留给了后人丰富的思想遗产。因此,在《旧唐书》中,史官对他作了这样的评价:“居易文辞艳富,尤精于诗笔。所著诗歌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