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解读中国美学(3)

2018-07-17春江花月夜

  细味全诗,我们只能作出一个结论:是离愁,凝成《春江花月夜》。美国诗人爱伦·坡坚定地认为:“诗之本质,即在纯粹抒情。”② 离愁,即是这首诗的本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写道:“文学批评只需要了解诗人在他的诗篇里表述的真感情。除此以外,其他的东西都是多余的。”③ 认识离愁是《春江花月夜》的真感情,也就品味到了这首诗的神韵。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评论者都是这样从诗的本身作诗的解读的。在这里,我不能不提到闻一多和李泽厚。这不仅因为他们对这首诗的评价和我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张若虚这首诗的评价,引进一种文学思想和一种诠释中国文学的方法,对20世纪中国文学实践和文学思想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把《春江花月夜》称之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的闻一多,认为这首诗的真美,在于表现了“强烈的宇宙意识”。他说:“这里是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它表现了“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

  《春江花月夜》是否表现了这种“宇宙意识”呢?这需要首先了解所谓“宇宙意识”是什么。闻一多所谓的“宇宙意识”,其实是西方哲学家的世界观。按照他们的观点,世界一分为二:形而上的理式世界;形而下的现实世界;理式世界高于现实世界。其所以如此,是因为现实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有增有减的;理式世界是永恒静止的,不生不灭的。现实世界是具有个别形相的事物的多样统一;理式世界是超越具体事物的概念的本质的总和。现实世界的事物因分享理式世界的本质而依存于理式世界;理式世界却不依存于现实世界而超然存在。这种观点表现在美学上,则认为理式是至高无上的美,是一切事物的美的源泉,而现实事物的美只不过是对理式美的分享。因此,最高的美的享受来自对理式的静观默察。只有当人们脱离现实的行动的人生而进入静观的思考的人生,才有可能面对永恒不变的理式,发出“只有错愕”、“没有悲伤”的“渊默的微笑”。闻一多在这里说的,完全是西方哲学家对宇宙的认识和感受。且不说这种宇宙意识与主张“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家对宇宙的认识和感受全不相同,至低限度,在张若虚这首诗里,这样的“宇宙意识”,我们一丁点儿也找不到。闻一多把西方哲学思想和与它毫不相干的《春江花月夜》硬拉到一起,乃是20世纪早期一些受西方哲学影响的中国学者惯于“从文学中寻找理性知识”来评价文学的表现。西方的哲学思想和以理性来评价文学的方法曾经引起中国文学、美学研究者的兴趣,其结果却是造成对中国文学、美学思想的曲解和误导。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美在哪里下一篇:《春江花月夜》的情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