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夜宴左氏庄》赏析

2018-08-06杜甫

  夜宴左氏庄    杜甫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不同于杜诗惯常的雄浑简古,这是一篇干净明快的清丽雅什。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后世尊其为“诗圣”。杜甫的诗,转益多师,体备众格,采摭诸家之长,而又能一空依傍,自铸伟词,是唐代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秦少游曾评论说:“昔苏武、李陵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幹之诗长于豪逸,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淡,谢灵运、鲍照之诗长于峻洁,徐陵、庾信之诗长于藻丽。于是子美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所不及焉。”(《淮海集·韩愈论》)虽然如此,但因为心系天下,忠君爱国,却又屡经世变,漂泊流离,杜甫“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壮游》),他的诗篇又多是描写社会的动荡、民生的疾苦以及自己身世的坎,因此他的诗又有“诗史”之称,而这些诗篇大半基调深沉,感情悲壮,抒发的也多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劳动人民的悯痛和自己命运多舛、壮志难酬的苦闷,加之杜甫本身所具有的“为人性辟”内敛的性格,自然地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要风格的诗风。那么,未经离乱、青年时期的杜甫又如何呢? 据他的《壮游》诗所纪,是弱冠先游吴越,再游齐赵,且“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当日的杜甫,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作诗自然别具一种情趣。《夜宴左氏庄》即事名篇,后人揣测即是杜甫漫游齐、赵时所写,全诗语句清新明快,饶有兴味,我们试加赏析,藉以一窥杜甫早年的峥嵘才情和内心世界。

上一篇:写山水的优美语段下一篇:柳宗元《植灵寿木》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