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眼中的顾城与诗歌(3)

2018-07-20顾城

  顾城性格里有一种游离感。他并不享受别人对他的崇拜和这种狂热,他在合影照片里面也是阴沉个脸。比如说他去了新西兰,不选择住在一个城市里,而选择住在一个岛上,——这里边有经济原因,但是一定也跟他的疏离感有关系,他总是游离于某个群体。他这种疏离感有时候被拿来作为他的政治态度:他对于“文革”,对于红卫兵,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他讨厌这种东西。这是他的政治态度,同时也是他的性格。他到了新西兰,同样是这样。在他不面对红卫兵的时候,他的游离感使他依然选择不住在城市里,而是住在一个岛上。从他后期的包括《鬼进城》这些诗,你能看出来他的游离感。这种诗是不与人交流的。我们在某些人的电影里,比如在戈达尔晚期的电影里面也看到这种不与人交流的东西。一般说到一个作家或艺术家,他要获得世俗的成功是需要与别人交流的,但是顾城晚期的诗歌已经不与人交流了。有一些艺术家,其他国家的,到晚期呈现出某种封闭性:那种不和别人交流的东西就浮上来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有人说“北京回不去了”是顾城“梦境的破碎”,我觉得不是北京回不去了,而是他要回到哪个北京?他本来就离开了一个北京,他小时候的北京。树上有鸟,有知了。但那也恰恰是他们这帮人所反对的北京,那个“文革”当中的北京,一个被高强度的意识形态控制的北京。我觉得很多人都非常矫情,想剔除掉有关“文革”的那一块,只回到当时的建筑、胡同,但是不回到胡同里贴着的标语,这个东西说不通。

  另外,他“女儿国”的梦也该碎。一个男人两个女人的这种东西,是有问题的。这种残酷性——我本来想说得更尖锐一些,但是这个东西我就说到这儿——如果他是一个成熟的男人,他必须接受这种残酷性,这种历史社会的残酷性。

谈诗歌,为我们的文化寻找可能性是诗歌的责任

上一篇:顾城《黄昏》评论下一篇:顾城《远和近》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