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为曹操翻案(13)

2018-07-20郭沫若

  旧剧中的曹操形象主要是根据“三国演义”的观点来形成的。要替曹操翻案须得从我们的观点中所见到的历史真实性来从新塑造。如果在旧戏的粉脸中透出一点红色来,解决不了问题。例如以“赤壁之战”而言,在史籍上就有不同的说法。曹操遗孙权书云“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见“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魏志·武帝纪”也说“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到底哪一边是历史真实呢?我们很难判断。但曹操在赤壁之战是打败了,那是没有问题的。三分鼎足之所以形成,在我看来,地理形势要算是一个重要原因。西蜀是得到山岳的屏障,孙吴是得到长江的保护。但尽管这样,魏蜀吴都是想中国成为一统的。本是统一的中国不愿意成为群雄割据的局面,这是三国人物的普遍心理。所不同的只是:不让你来统一,让我来统一,如此而已。诸葛亮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不就是很坦白的自述吗?

  但有人认为“三国的分立是有其社会经济原因的。……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所进行的扩张战争,是违背历史规律和人民愿望的”。这见解真是非常奇特。三国的社会经济,我们丝毫也看不出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曹操在南征,诸葛亮和孙吴都屡次在北伐,南征如果是“违背历史规律和人民愿望”,北伐也同样是“违背历史规律和人民愿望”。愿意中国分裂而不愿意统一,这算什么“历史规律”!这算什么“人民愿望”!以前的读书人有一种毛病:“好读书、不求甚解”;今天的读书人似乎有人又有一种毛病:“不读书、好求甚解”。我们好不好来一个辩证的统一:“好读书、好求甚解”呢?我们须得知道:曹操生前虽然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但在他死后不足五十年终于由他所组织起来的力量把中国统一了。这却是无可动摇的历史事实!

曹操冤枉地做了一千多年的反面教员,在今天,要替他恢复名誉

上一篇:郭沫若《水牛赞》下一篇:郭沫若话剧《棠棣之花》剧本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