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红楼梦》,只觉得内容深奥,冗杂难懂。当我再次翻开它时,我渐渐读懂了—我读懂了宝玉的放荡不羁,读懂了黛玉的多愁善感,读懂了宝钗的圆滑世故,读懂了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
贾宝玉,荣国府中最受宠爱的贵族公子,开国勋臣贾源的曾孙,工部员外贾政的次子,长兄早亡,他成了独苗。正因如此,自幼就收祖母等人溺爱,形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她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便觉清爽,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见了便觉浊臭,这是他观察社会所得的独特的人生见解。贵族家庭内部的丑恶腐朽和周围环境的虚伪庸俗,使他感到苦闷与不满,因而强烈要求挣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他憎恶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男卑女尊的传统观念,同情奴婢和下层人物,对热衷于仕途经济的俗儒现象深恶痛绝,和黛玉性格相合,志趣相投,热爱生活,向往自由,可是也正由于他爱着不合贤妻良母规范的黛玉,导致他与社会,家庭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被迫与自己不爱的宝钗结婚。但黛玉绝粒而亡的悲剧,促使他在家道衰落后出家当了和尚,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身上也占有贵族公子的阶级惰性和消极虚无的思想,他是封建贵族阶级中叛逆者的典型形象,其思想上体现着明主主义色彩。可是正因为他与当时的封建社会格格不入的性格,导致了他的爱情悲剧。
林黛玉,贾母的外孙女,探花林如海的女儿,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诗文,才华横溢,聪慧却任性。因六岁丧母,不得不寄居在规矩森严的外婆家,家庭的衰败,环境的污浊以及其本人独特的人生见解,形成了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高傲性格。她看不惯趋炎附势,藏奸使诈的人们,除了宝玉和紫鹃,几乎没有她信的过的人。由于长期缺乏安全感,她多愁善感,抑郁猜疑,常用尖刻的语言对待她所不满的一切,以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纯洁的品性。她鄙夷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科举制度的虚伪,与宝玉有着共同的叛逆性格,将他视为唯一的知己。为了他,时时悲苦,处处留神,葬花泣残红,心曲题罗帕,以致宝玉成婚的当晚,呕血而亡,以生命殉爱情,向封建势力提出了强烈控诉。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历史的偶然,可是仔细想想,那也是历史的必然。在那样的一个社会里,想要生存就必须要牺牲自己的爱情去迎合残酷的社会制度。而他们与封建社会格格不入的性格,注定了他们的爱情终将以悲剧结尾。宝玉,黛玉,甚至宝钗,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