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传(2)

2018-07-17贾平凹

  一是贾平凹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二是他的民间视角,这两点是贾平凹艺术大厦的重要支柱。

  “贾平凹曾和刘心武等名家在上海《朝霞》杂志发表小说,以‘田园牧歌’享誉文坛,名声如日中天。读他的小说,总觉得是一个乡亲在同我说话。但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竟和我有着某种机缘,他父亲贾彦春曾当过我初中的语文老师,他老家和我老家相距20公里,我们都是在丹江里光屁股耍水长大。20世纪70年代末,我和他开始通信并有了来往。到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和贾平凹保持着频繁接触。我是他的一些重要作品创作过程的见证人。”谈到与贾平凹的相识相交,孙见喜娓娓道来。

  “要说贾平凹对我的文学活动有影响,恐怕主要在精神方面。他今年65岁了,出版的各种版本著作超过400种,这在当代文坛是独步的。况且他在国内国外获得过那么多重要的奖项,拥有巨大的读者群,他像一片翻卷着扩散着的狼烟弥漫在一处地域,外边的想进去闻闻是什么味儿,受不住的人会咒骂着逃离,沉浸其中的人又不能自拔。但我关注的是,他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及这种现象的成因。”有两点判断在孙见喜脑子里是明晰的,一是贾平凹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二是他的民间视角,这两点是贾平凹艺术大厦的重要支柱。之外,孙见喜认为,贾平凹的悟性和天赋,他的勤奋,他的敏于思、慎于行,经得住绊磕也耐得住挫折,保证着他文学之树的不断生长。或者说,正是他这种奋斗精神,感染着影响着他周围的文友和一批作者,当然也包括他本人在内。

  正是基于此,基于对贾平凹的了解,对他文学作品的研究,孙见喜写作了《贾平凹传》。

上一篇:贾平凹的散文《五十寿宴上的讲话》下一篇:贾平凹《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