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怎么写(2)

2020-04-25剧本

3.突出主线

  剧本的使命是指导拍摄,而大纲的使命则是吸引导演、投资方等一票读者。所以,大纲不求“全”,而求“精彩”。

  完整的电影剧本,很可能有主线副线之分,且同时发生。但倘若双线互动性不高,拿掉副线对于主线故事的影响不大,则可考虑删去,避免在有限的字数里,干扰主线叙事。对配角的处理,同样遵循上述原则

4.画面感

  电影是通过声画来讲述故事的,所以优秀的剧本几乎全部是台词和画面,这和夹叙夹议甚至还有心理描写的小说有巨大区别。

  新手在写大纲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用画面展示内容。

  详细介绍某种概念、技术原理;某个机构的职能;某个角色的前史/性格/信仰……这种写法不仅画面难以表现之外,它还打断了阅读节奏,很容易让观众出戏。究其原因,是你所插叙的内容,都不是在“当下发生”,逼迫观众去切换对于时空的想象,甚至切换左右脑的感性/理性思维。 经验表明,如果你需要大段阐释,很有可能你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一般来说,复杂的问题也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表达个大概意思。如果你想不到这句言简意赅的话,那就再好好想想。

5.发生两次

  已有之事,势必再有,这是客观规律。因此,想要让观众相信人物的举动,减少刻意的“编造感”,不妨提前铺垫细节。

  举个最老旧的例子,某一个反复出现的铁质酒壶(打火机或者ipod),在前半段以信物的身份担当了推进角色情感的功能,到最后则有可能拯救了主角的性命——在胸口的衣兜里默默挡下一颗子弹。

  适当的铺垫,会让观众有一种前后呼应的快感。也让故事有一种完整感。

6.惜字如金

  大纲字数有限,所以容不得半点浪费。但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却很容易展开来写,让场景的百般细节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有时候甚至会细化到譬如A和B谁先上的计程车,主角当时在餐厅吃的是龙虾还是扇贝……在发散思考的过程中,这些细节会有助于我们去具象化每一个画面,激发更多的灵感,但当我们回头检视时,会发现很多细节对于主线故事是没有帮助的,甚至因为过于详细冗杂,干扰阅读。

  大师傅说,细节是我们“过河”的工具,当我们跨过了河,就应该狠心“拆桥”。 另外,角色的名字尽可能简单好记,若是三个字的名字——譬如陆焉识——则不妨用“陆”字代替,以减轻读者阅读负担。若角色姓名出现一百次,你就省下了200字,而大纲有时候甚至只有2000字。

7.逻辑关系

  在剧本和电影中,一些不相关的场景可以通过剪辑生生地拼在一起,平行叙事,强制观众去接受,但在大纲阶段,读者很少有这种耐心,对于“一气呵成”的要求远甚于剧本。

  这使得,要加强每一场戏、每一个段落之间的关联性。

  最好的关联性,就是紧扣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因果关系。次之,就是空间和声、光效应上的呼应。譬如从喧闹的演唱会现场切至夜店现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要加强文字上的呼应,譬如“自那之后”。 以上写的都是纯粹的写作技巧,并不完全是故事创作技巧。关于“主题”“人物”等永恒问题的讨论,以后再撰文细谈。

人物塑造的13条心得

  并非我原创,但实践表明,全是有用的干货。

1.你怎么看待你的角色

  这是一个首先需要想清楚的问题。 你喜欢TA的什么?观众看到了吗?你讨厌他的什么?观众看到了吗?你想抱着什么态度来描述他?目前剧本,是这么写的吗? 更直接一点,赤裸裸地问自己:你有真情实感吗?你有把自己代入到人物的内心吗?你爱TA吗?你有被感动吗? 这个问题若不想好,十之八九会写偏,会犯文末提到的那个致命错误,把角色不当人看。

2.逐步了解人物

  深入剧作的过程,就是和角色培养感情,逐步了解TA的过程。

  一点点揭开TA的生活,并一点点理解TA的心理。

  以我这次写的角色为例(有原型)——起初,我是听闻了他的`奇闻异事,被他的无所不能深深震撼。然后我开始好奇,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我打听到他既有钱,又年轻,却一直恪守单身,我很疑惑,他明明可以过另一种常规意义上潇洒的生活,为什么不呢?

  然后我和他聊天,逐渐理解了他的世界观和思考方式,同时也感知到他内心的障碍所在。

  我开始矛盾:一方面觉得他自得其乐,其实挺好的,一方面又替他着急,想要帮他走出封闭的生活; 我想,这种逐步深入的认知过程也应体现在剧作里,让观众和我一样,对角色好奇、疑惑、理解,最后共鸣。

  渐渐的,当你对人物了解到一定程度后,你会感觉他就在你面前,你知道TA会怎么做,怎么说。对你而言,TA就是真实存在的,不管有原型与否。你介绍的不是一个虚拟人物,而是一个身边的朋友。

3.好故事的搬运工

  当我采访角色原型时,发现了不少让人十分意外的真相,细节生动并富有感染力,根本就不是编剧可以凭空想象的。

  甚至,我认为编剧只是好故事的搬运工。那些不做田野工作的人,把“宝”全押在了自己的才华上。这风险极高,因为天才凤毛麟角。真正的天才编剧,是现实本身。

  如果没有原型,你可以想象你身边和角色类似的朋友。譬如要写强迫症,就想想自己强迫症朋友会怎么做。

4.有稳定清晰的世界观

  一般来说,主角的性格和世界观需要鲜明,充满存在感,让观众可以清晰地感知其立场。

  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在特定情境下,观众能预判该人物的选择。

  譬如,杜月笙性格倔强、骄傲,当他面临日军的欺压,以杀身之祸相逼时,我们基本能猜到他不会轻易屈服。

  此时此刻,戏就产生了——他若不投降,后果会如何呢?  如果你设定一个情境(譬如重金诱惑、威胁),却不知道你的人物会如何选择,那就说明他的世界观还不够鲜明。常常问自己,是否能预判角色的选择,是检验角色是否清晰的办法。

  举一个立场鲜明的最好范例——右边那个偏分头的贱的人贪财好色、不择手段、忠于冷酷法理;左边这位晨间剧女主角温吞、单纯、善良; 他们的理念冲突,撑起了整整两季的故事。

上一篇:手机微电影剧本怎么写下一篇:如何写好微电影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