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种种“盛世”误解来源于古代掌握话语权和叙述权的少数知识群体的自我润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教育被纳入国家强制规划,国民知识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才真正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如今占总人口数大约7%的文盲人口,虽然绝对数量仍达到了1.16亿,但相比从前任何一个时代,文学都拥有更多的潜在读者。群众的阅读量虽然总体上落后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但与文盲众多、许多读书人又只是沦为科举牺牲品的历代相比,文学的生存土壤也要厚实得多。另一方面,改革开放至今,生活的不断富裕也让更多的人能够有足够的金钱和闲暇来参与文化消费。中国国营剧团的困顿是众所周知的。许多民间剧团虽然演出场次很多,但其演出对象是相对比较没有消费能力的农民阶层,演出报酬低廉,生存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反观国外坚持艺术化戏剧路线的,许多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美国百老汇一直都是世界戏剧的中心“,人口只有几千万的澳大利亚,仅仅悉尼歌剧院每年演出场次就达到三千场。悉尼人口只有300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中城市,但是这一个剧院每年的演出,就超过了北京市的所有剧院一年的演出数量,甚至超过全国多数省份全年剧院演出的总数。”[9]如果将戏曲的演出观众群设定在城镇中上知识阶层,则空闲时间较多、消费能力较高、欣赏能力也较强的这一个群体当然会更有利于戏曲的发展。目前的戏曲演出票价还很难与歌星的演唱会相比,但当年轻一代(绝大部分都接受了国民教育)穿越青春的盲目躁动、步入思想的成熟时期之后,什么能够成为他们新的文化消费对象?艺术化的戏曲无疑将是其中最为闪亮的一种。从受众群体的扩大、受众欣赏水平的提高等等方面来说,也许戏曲在当前才将要迎来它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