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赏析:
谈论魏晋书画艺术。我们总会将它与“形神之辩”的审美趣尚相联系起来,从“形神兼备”发展到“离形神似”,讲求自然。顺乎神理,在艺术上这是形式表现和精神内涵的关系,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华美与质朴的相结合,由此产生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格。后来又将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书画艺术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表现转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抒发。这在晋代的书法艺术中就出现了追求“韵”的审美趣尚。从流传的晋书墨迹来看,晋人尚韵,其主要表现为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柔性美。王羲之就是晋代书法的杰出代表,后世尊为“书圣”,其《兰亭序》法帖也被尊崇为“天下第一行草”。
王羲之(公元307一365年)、晋琅耶晦沂(今山东费县)人。出身名门,家人多善书者,故王羲之书法幼功扎实。王羲之的书法以纵长的体势冲击扁平的隶意.笔致偏重骨力,又从拙朴中产生姿媚,淳古之风犹在,独秀之关飘逸,其书法之美、之韵已超越了先贤和当时的书家,成为博涉多优、兼取众美、裁成新体的书法集大成者。
王羲之书法传至南朝梁武帝时,已经有不少胭品。初庸李世民派人在全国访求,数量骤增,然未必是真迹。至于到了数百年后的北宋晚期,宣和内府所藏有243件之多,直到今天,碑帖拓本很多,而传为墨迹者,寥若晨星。其流传有绪的书迹有章草、今草、楷书、行书四种,主要有《兰亭序》、《决雪时晴帖》、《行书千字文》、《姨母帖》、《初月帖》、《上虞帖》、《豹奴帖》、《十七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等。这些书迹尽管已非原迹,由于摹刻rn致,能传羲之笔法神采,其中少数还继续着真伪之辩,所以历来为书法界视若珍宝。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清)盛游之事,其书从容娴和,气盛神凝。据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其书法,认为《兰亭序》是“尽善尽美”之作,死后将它一同葬人陵墓。现传《兰亭序》之真伪,曾有过大争论,几乎要挖李世民的墓了。但是《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却是一致公认的。宋米带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
《兰亭序》为行书帖,但我们从其圆转流美的行书字体中可以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在妍美的行书中隐含着楷书的骨力。南朝的楷书是很发达的,但从羲之的传本来看,其突出成就显然在行、草方面。与汉魏、西晋比较,王羲之书风的最大特征是用笔细腻而结构多变,过去的书风都走古拙一路,如《平复帖》,而王羲之却能把书法技巧由纯出乎自然而引向较为注重华美而达到精致的境界,与古拙相对而为“秀媚”。将这种充溢韵致的书风与《兰亭序》描写的良辰美景珠联璧合,有一种微妙的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作者置身于“祟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极视听之娱”,抒发乐山乐水之情;与友人雅集,筋咏赏景之际,或悲或喜,情感跌宕,叹人生苦短,良辰美景不常,情景交融,文思喷发,乘兴书之,为我们民族文化留下了旷世杰作。《兰亭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然形态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谐的结合,似乎有天机入神,走笔如行云流水,进人书艺的最高境界。据说后来羲之又写过几次,都不可能再达到这种境界,这就是艺术的奥妙。
《兰亭序》书法,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书体以散求正,具有敬侧、揖让、对比的间架美感,成为“中和之美”书风的楷模。欣赏《兰亭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不逊色其父,独有创造。
工献之(公元344一386年),为羲之第七子,善真、行、草书。幼从父学书,又学张芝,后改变法度,自创一法。终于与其父齐名,时称“二王”。梁武帝《书评》云:“王献之书,绝众超美,无人可拟.”唐张怀难《书断》也极称赞他的行草“兴合如孤峰四绝,迥出天外,其峻峭不可贫”。他的草书,笔势连贯,宏逸流畅,一气呵成,所谓“一笔书”者。王献之的书法是气势开张的“破体”,善中侧锋并用,笔力向外扩张,奔放飘逸。恣肆酣畅,极具有开阔、雍容的气势。行草《鸭头丸帖》即为“一笔书”,间架、运笔、结体,都有新惫.属献之书体变化以后的力作。结构敬侧倚斜,笔势连贯流畅,多取侧笔、枯湿交替的线条,似乎在抒泄回肠荡气的情绪,然而又显得自如、舒畅。王献之的书法比乃父更为洒脱自由。宋黄庭坚把羲之书比作《左传》,献之书比作《庄子》,各有特色。王献之除《鸭头丸帖》外,著名的尚有《送梨帖》、《地黄汤帖》、《中秋帖》、《二十九日帖》等,也大多属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