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白的月亮情结(4)

2018-07-13李白

  虽然诗至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但尽管如此,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待来日月下独酌时,还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诗人孤独之至,情深之至,超尘拔俗之至。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这是一首忧思绵绵的明月之歌。悠悠万世,亘古明月,晚升晓没,踪迹难寻。于是抬头远眺,于是停杯一问。但这一问却问出了一个永恒的思考,一个永无答案的难题。这一问又将千古感慨系之于月,把对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这一人和自然、人和宇宙之间冥冥中的矛盾摆在了世人面前。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这就给人带来不能与月长伴相守的遗憾。月亮是永恒的,宇宙是伟大的,人生却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水滴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但诗人深邃如炬的目光,却仿佛要穿透月之永恒作无限深邃的哲学思考: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说不尽的坎坷曲折,道不完的孤独寂寞。那么暂且忘掉尘世的一切,邀月相伴,对酒当歌吧!人生将会变得何其畅达,精神将会变得何其自由。有了这样的思考,这首明月之歌才能穿越时空的隧道,带着一种寂寥荒远的魅力,呈现于我们的面前。

  此外,诗人还以月表纯洁友情。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予了无限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以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慰,同时又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的品质洁白无瑕。

上一篇: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解析下一篇:诗仙李白其实不太能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