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柳永:名利场中的异类(3)

2018-07-17柳永

  三

  历史上曾有个孟浩然,因为太想当官了,见了皇帝一紧张,反而吟出无意功名的诗句。从而与功名绝缘。得了个“孟布衣”的美誉;柳永呢,只是一时兴起,用他最拿手的词写了一首对科举发牢骚的词,便惹恼了当权者,赢得了个“白衣卿相”与“奉旨填词柳三变”的雅号。他在《鹤冲天》中写道: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也许柳永本就看透了科举,想想当年视金榜题名如探囊取物,结果却名落孙山,他也只是淡然一笑:“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那时还是何等的自信与豪情!不想五年后再度榜上无名,经历了人事的他,应该是真的看清了那个名利场吧,否则,即使有牢骚,他也不至于发出将“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感叹啊!他敢想,也敢说,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浮名”发自内心的轻鄙。

  这种轻鄙自然会触怒以“浮名”来换得崇拜与敬仰,换得俯首贴耳的臣子的统治者。是啊,既然你敢标榜自己是“异类”,我就成全你!等到第三次应试,柳永已经顺利过关,等皇帝圈点放榜时,对老账记忆犹新的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皇帝是绝容不了文人的骄傲与张狂的,更何况,那些才名远不及柳永的御用文人害怕失宠而挟嫌进行的诋毁!

  柳永自嘲地一笑,封了自己一个“官职”――“奉旨填词柳三变”。想想,那是一个等级何等森严的时代!读书人除了科举再无出路,有的人读一辈子书就只为能博取个功名,而柳永呢,面对皇帝的冷遇,他没有痛哭流涕,磕头求饶,也没有太多的怅惘失意,他只是笑笑,然后,果断地掉头转向民间,从此,百姓有了自己的闻

  人,青楼女子有了体己的情人。若不是有真正的洞透,若没有足够的坚定,他走不到后面的辉煌,

  风华正茂的柳永与京城的高贵潇洒作别,潜身聚心融入市井,以风流倜傥的形象站立在百姓生活的第一线一从此,出人烟花柳巷而不沉沦,沉缅秦楼楚馆而不腐化,视落魄文人为知己,以烟花女子为情人,民间创作成了主流,卖词为生成了主业。柳永被主流文化所遗弃,但他却赢得了下层人民的青睐,“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词”,其影响之大,范嗣之广,在当朝可说无人能及。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柳永,宋词的春天会推迟很久才能到来。误功名成就了填词,填词又误了功名,这种循环,最终使柳永因词而成就了不朽。

  柳永的与众不同处还在于他对青楼女子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爱护。当时,很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家中都蓄养着歌妓,但是大家却只把目光投到柳永的身上,只把他推到了道德的审判台前,究其原因只有一个:柳永乐于为那些女子写词,让她们传唱,其他人,玩是一回事,但绝不把她们都当作真正平等的“人”看待,而将她们写到词里去。无疑,这又是柳永离经叛道的“罪证”!

  柳永离不开她们,没有她们,就没有后代人口中传颂的柳永词。在精神世界里,柳永与她们的遭遇本质上相同,同为天涯沦落人,使他与她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艺术世界里,他精通音律,为她们创作绝妙好词,她们又用美丽的歌喉演绎,为之增色;在物质世界里,他与她们相依为命,聊以度日。是柳永成全了她们,使她们因唱他的词而红遍各地;她们最终也成全了柳永,使他庄严地活了下来,虽然困窘,却并没有失去生活的热情,他不浪迹江湖,也不归隐山林,他活得寂寞,同时也活得热闹。他的活,最终使他留下了无数令历史闪烁光华的好同!

上一篇:《破阵乐·露花倒影》全文赏析下一篇:柳永《两同心·伫立东风》全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