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赏牡丹》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赏 牡 丹
[唐]刘 禹 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妖:艳丽,妩媚。格:品质,格调。)
池上芙蕖净少情。(芙蕖:荷花。净:洁净。情:情趣。)
唯有牡丹真国色,(国色:一国中容貌最美丽的女子。)
花开时节动京城。(动:振动、轰动。)
解读:
庭前的芍药过于艳丽而格调不高,池中的荷花过于洁净而缺少情趣。百花园中只有牡丹最为美丽,花开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竞相欣赏,甚至惊动了整个京城。
背景:
牡丹娇艳多姿,雍容大方,有“百花之王”的美誉。据记载,从隋朝起牡丹就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到了唐代观赏牡丹的场景更是盛况空前。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的描述即可说明。随着牡丹花在唐朝社会的备受宠爱,咏牡丹诗也随之大量出现。刘禹锡的《赏牡丹》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据资料显示,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吟咏和涉及牡丹的诗词130首左右。但传诵至今让后人见到牡丹便情不自禁吟咏的大概就是刘禹锡的这首《赏牡丹》了。
赏析
在举国上下争宠牡丹的大背景下,众多文人骚客已描绘过牡丹之美,抒发了喜爱与尊崇之情。如王维的《红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元稹的《牡丹》:“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禹锡今又“赏牡丹”,怎么别出心裁、写出新意呢?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诗人下笔没有开门见山去形容牡丹的花色、花形,而是将牡丹置于百花园中,与“庭前芍药”、“池上芙蕖”这些花中的佼佼者相比。诗人并没有为了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而是把两种花的'美和不足之处都点了出来。诗人认为芍药花娇艳美丽,但过于妩媚而格调不高;芙蕖即荷花洁净淡雅,但过于清高而少了一些情趣和风致。芍药和荷花这些此前备受人们青睐的名花在牡丹面前不免黯然失色,牡丹愈发显得气质华贵、风姿卓绝。
评价完芍药、芙蕖,牡丹到底如何呢?三四句,诗人直抒胸臆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还是没对牡丹作更多的描述,只用“真国色”三字加以概括,“惟有牡丹才是国内最美丽的女子”,表达精炼而又到位。在诗人眼里,婀娜多姿的牡丹哪里还是什么草木,只有把它比作“国色”才能写尽它的美好。诗人紧接着补充,不要笑他花痴,不止他一人觉得牡丹最美,不仅他一人钟爱于牡丹,牡丹花盛开的时节人们轰动京城的赏花场面就足以证明牡丹花容是如何倾城倾国的了。
由此可见,《赏牡丹》的别致之处,一是在于构思之巧。诗人带着一种陶醉之情来写牡丹之美,却只字不提花色之绚丽、花容之丰腴、花姿之婀娜、花香之馥郁,而是用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蕖的“净少情”的美中不足反衬出牡丹的风姿与多情,用热闹的观花场面、痴迷的赏花情景烘托牡丹的美好。全诗没有一个字正面描写牡丹的美丽,但字字句句都在绘牡丹美景、抒赞美之情。花开时节牡丹到底“国色”如何,赏花人又是如何“动”京城的,诗人把无限的想象和美感留给读者去丰富、去延伸……这正是刘禹锡的高妙之处,也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赏牡丹的诗作中不落俗套。
二是在于立意之妙。自古以来,诗人们往往很少为了写花而写花,而是重在托物言志,即通过咏花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个人的人生理想。在这首对牡丹的赞美诗中,我们也可以窥见诗人刘禹锡的理想人格。诗人认为芍药格调不高、芙蕖缺情少趣,因而不感兴趣,而对既有外在姿态、又有内在气质的牡丹如此钟爱,可见牡丹花象征了一种尽善尽美的理想人格。刘禹锡几十年来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正是对这一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实践。刘禹锡富于理想,前半生积极参与政治革新,渴望施展抱负建立功业。后来失败遭贬,仕途坎坷,但不改初衷。在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中,他不仅写出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等千古佳句,还在地方官任上取得了显著的政绩。这就使得后人从刘禹锡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
拓展阅读:
牡 丹
[唐]王 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
思考:此诗立意恰与刘禹锡的《赏牡丹》相反,请就此发表看法,并有条理地陈述你的理由。
【刘禹锡《赏牡丹》解读】相关文章:
1.赏牡丹 刘禹锡
3.刘禹锡《赏牡丹》
7.刘禹锡赏牡丹赏析
8.解读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