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童年读书》读后感

2018-07-20莫言

  引导语:在《童年读书》中,莫言以真实的口吻与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他童年读书的酸甜苦辣与趣闻轶事。

  莫言《童年读书》读后感一

  作者莫言小时候,爱读书。当然,不能死读书,不能读死书,读书死也是不行的。正确理解,分析情况,联系实际。之后,思考、想象、推理、写作。《童年读书》就注重描写了这几点。

  莫言以真实的口吻与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他童年读书的酸甜苦辣与趣闻轶事。在那个连物质都没有的年代,书更成为了一个奢望。莫言如饥似渴地看书更是当时他惟一能够获得快乐的事情。他二哥的形象更是被构造得活灵活现,双方为了一本现代看似普通的书竟像拼了老命一样。结尾更是意味深长,原本那个相对开放的时代已离去,思想禁锢的时代即将到来……

  从莫言的吃饭、教育,到读书,我们总能清晰地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百态。而往往那些绝对贫穷却意志坚强,对读书如饥似渴的人,才具备真正的直接鉴赏力。不论年龄,这种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幸福,而这种领悟也能使我们幸福吗?

  也许这种读书方式会遭到许多学者的鄙夷,成为诟病,但这无疑是最真实的方法,与当时真实的作品浑然一体。

  上世纪的书和现在的真是不一样,读书情境也不同。

  既不是古时的“炼字”、“煮书”,也不是现今的走马观花。时至今日,是网络文学盛行的时代,文字风花雪月,华丽至极,却毫无意义和价值,令人云里雾里,空谈人生,空谈生死,这是怎么也不会让50、60年代的人们视若珍宝的。

  莫言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却已经阅读了那么多书籍,令人可敬!这良好的基础与习惯是莫言成功的基石。

  莫言《童年读书》读后感二

  莫言以真实的口吻与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他童年读书的酸甜苦辣与趣闻轶事。

  在那个连物质都没有的年代,书更成为了一个奢望。莫言如饥似渴地看书更是当时他惟一能够获得快乐的事情。他二哥的形象更是被构造得活灵活现,双方为了一本现代看似普通的书竟像拼了老命一样。结尾更是意味深长,原本那个相对开放的时代已离去,思想禁锢的时代即将到来……

  莫言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却已经阅读了那么多书籍,令人可敬!这良好的基础与习惯是莫言成功的基石。

  莫言《童年读书》读后感三

  文革前,中国还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国家,没有禁书,没有批判知识分子,百姓和群众都还朝着好的一面发展。这一点在莫言的文章里也提到过,文革前莫言还有书看,文革时他的读书故事也就完结了。这正是说明了文革是对中国读书人的一种“囚禁”,好书没了,大量古时留下来的字碑被毁,许多文人遭到批判甚至被杀。所以文革的中国是一个很可怕的社会。

  而《童年读书》此文章写的是文革前莫言的童年借书读书的故事,它真实而又不缺少语言上的美,将莫言读书时的情景写得惟妙惟肖,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直到最后结尾一句“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童年读书故事就完结了”,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上一篇:莫言最全的作品集下一篇:莫言《童年读书》原文及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