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豆羹》《孔子见齐景公》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甲乙文段,按要求答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③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④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⑤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说,游说。③养:供养之地。④未之以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⑤丘:孔子,名丘。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蹴尔而与之生(用脚踢) B. 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C. 孔子见齐景公(召见,接见) D. 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听说)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蹴尔而与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是亦不可以已乎//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C. 今说景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 孔子辞不受//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万钟于我何加焉//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B. 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行道之人弗受//辍耕之垄上 D.乡为身死而不受//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
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运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乙】文内 容可概括为:孔子不受景公之赐。
B. 【乙】文可作为【甲】文的一个事例论据,有力地证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 钟于我何加焉”,从而论证论点。
C. 【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见利忘义。【乙】文中孔子的表现印证 了《论语》中所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D. 【甲】文以议论为主,运用排比句式,语句流畅,气势充沛。【乙】文以叙述为主, 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11. 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其不知丘也亦甚矣。
参考答案:
7、C
8、B
9、D
10、C
11.(4分)
(1)从前即使死了也不接受,现在为了那些贫穷的人感激我而去做这些事。(注意“乡、得”)
(2)他(齐景公)也太不了解我了。
【《一箪食,一豆羹》《孔子见齐景公》比较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