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蓉城,车入眉山,转道青神,沿起伏曲折的单行道疾进,“细雨毛驴逐大江”的缓慢行程因高速路的连接,两个多小时就到了这方被誉为“苏东坡初恋的地方”。
老朋友选择了这个“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之地与我合影。无车舟之苦,无风尘之劳。偷得浮生半日闲,得以撩开中岩的面纱。
驻地“望鹤楼”背依中岩山,紧连德云寺,直面岷江河。热情的主人执铜壶,沸水冲开“青神芽”,叶在淡绿茶汤中沉浮,盖碗茶具清脆的开合声中我居高临下极目远眺:桀骜不驯的岷江水在这里冲破窄道羁绊,得以舒筋松绑,显得平和多了。夕照江面为水波罩上一层粼粼金甲。隔江遥望,滩涂几重,江雾隐隐处就是苏东坡妻子王弗的故居。斯人斯地,这里发生了多少与苏东坡相关的故事。
公元1051年,少年苏轼别家负笈求学于中岩书院(今德云寺)王方门下,黄卷青灯,日复一日,小小少年刻苦求学,精神得到磨砺,深得众人赏识。一次,王方召集众学子在山脚的慈姥潭为潭命名。学子们冥思苦吟,有的出句“碧溪潭”,有的思索“山中泉”;此时,苏东坡临池细观,但见慈姥潭游鱼摆尾,上下翱翔,怡然自乐,遂得句“唤鱼池”。此言一出,不但师长称奇,众学友也赞。一个极富动感的“唤”昭示了苏轼独慎的思维,聪慧的天资;一个“唤”字为寂寥山林平添许多生气,一个“唤”字也掳获了少女王弗的`芳心。
从此,古中岩与大文豪紧紧联在一起。“唤鱼联姻”成为后人美谈,也派生出许多故事流传。近代书法大家何绍基自然知晓这一经典,特题写了“苏东坡初恋的地方”,令这位书家想不到的是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这句最牛的广告词产生了多么强烈的社会效果。
闻香知味,辨踪寻胜。在苏轼夫妇不知多少次踏过的“唤鱼池”畔,古壁上苔痕斑斑,岩石下山溪缓缓。和风轻拂吹皱层层碧波,游人击掌唤鱼,条条锦鲤果真闻声集结。鱼戏掌声东、鱼戏掌声西、鱼逐人声,一池碧波搅动,一片欢声笑语。“唤鱼池”右侧的苏氏夫妇造像仿佛与现代人同欢同乐;更有男女青年投抱合影,祈愿姻缘如斯。
怀物思古,凭吊先贤。与我们贴得最近的当算池壁上凿造的每字一米见方的行书“唤鱼池”,相传为苏轼亲题。一如“苏体”风貌,运笔恣纵,字体敦厚,隐隐中又透出几分稚气;壁上还有南宋名士邵伯温题“中岩”,明人虞怀中书“与造物游”等石刻,这既引发游人思绪,又供人观赏书家笔趣,难怪这里成为中岩游人聚焦热点。
山岚渐起,炊烟初上。学归的陶姓少年与我同行。刚上初二的他告诉我,学校近些年加大国学学习,把中岩文化融入课中,使山里娃知道他们祖辈居住之所有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故星期天他也当起小导游……我们且爬山且闲谈。驻足“接引亭”侧,小陶脱口而出:“名山后绣玉泉流动终归海;古刹重光石笋撑持好补天”;“烟开万象波中游,云耸三峨天际浮”。一个初中生对楹联联意恐不甚解,但能辨读狂草已经不简单了。陶娃说,他要刻苦读书,将来考大学,学旅游,为家乡的深度开发贡献力量……
夜幕如幔渐渐合围,“平台伏虎”处我与陶娃分手,“叮咚叮咚”的山泉声中,我远眺巍巍石笋峰,中思千年卧佛窟,近嚼流觞“玉泉杯”,竟身不由已地融入了中岩自然环境之中,尽情玩味,难以自拔。
【风景这边独好写景散文】相关文章:
4.风景这边独好散文
7.写景散文
8.写景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