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春意浓散文

2020-04-25散文

  一、为了演出

  带着一点忐忑、一点新奇和一点争光的心情,陬市知青一行40余人,分乘几张面的来到县城,来到这里一个招牌叫热带雨林的地方。(怎么叫这个名字呢?名不副实的东西真多啊。)参加今天3月28日上午全县知青改制会议,还有下午的文艺节目演出。

  下放的时候倾巢出动,接近天文数字,再度聚首只有这么多了。一是时间短来不及大张旗鼓,二是对其意义目的不甚明了,三是自由惯了的人喜欢自由,四是年纪已大用不着像青年人那样出风头,五是没有个人利益可言,六是非政府出面组织……总之各有原因,导致数量与实际有落差。

  尽管组织40人拢来,还是很不简单的,很短时间里具有这样的的数量还是值得点赞的。其他协会就办不到。陬市的协会好几个,有的成立十几年了,也拿不出这么大阵容。才组织起来的知青6组(县里命名陬市为6组),反而在当地出动人数上县城独占鳌头独领风骚。一方面得益于知青人数确实可观,一方面是有几个公而忘私相当热心的人积极配合,还有负责人刘瑞明扎扎实实地“招兵买马”。

  我本来不想参加的,7个协会了,哪里还用得着?是刘瑞明三番五次讲,终被精诚所感,就参加了。可能还有其他一些人在她热情相邀下进来。

  参加就有会开,就有节目演。不然,怎么叫知青协会呢?

  6组(陬市组)要在3月28日演出4个节目。可是距3月28日开演只有十来天排练时间,短时间里抢出节目来,显然是紧了一些。

  这次演出有广场舞队员,有太极拳队员,可以拿出节目。负责人刘瑞明和她姐姐刘中瑛都是演剧高手,多的是节目,够喝一壶。在文艺这块是干才,二人对付就能足足有余。

  可是她们要大动干戈,觉得,既然组织大家拢来,就要大家参与。不搞一个表现知青整体风貌的节目,有什么新意呢?怎么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呢?这才是关键所在。她要让所有来了的、注册知青都上节目。只要能够开口,就都齐心合力去做。(这节目受到所有人好评。这是后话。)

  我开始不怎么理解,要演节目就不去县城,我技不如人嘛。听了她那样说,还是觉得有道理,仅仅背一个知青会员名声,不来实际的参与,有什么意义呢?就去了几个日子,参加了排练,落雨还是没有去。她们大多数天气不好也去了,坚持了风雨无阻。

  其实她和她姐姐都是有事情的人,上了六十也闲不下来啊。各自做生意租了门面需要照应,离开就是放弃现大洋。都有一子尚未成家还要打拼筹款。

  然而她们是真的爱好,真的有大局意识,有担当,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奉献精神带头下,大家不好缺席了。

  每天下午一点半,她和她姐姐准时出现在训练地海儿那里,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工作。我们也就纷纷来了参训。

  二、排练

  排练的节目是大合唱毛主席的《长征》。虽然耳熟能详,但是许多人是没有上过舞台的,哪怕是当年下放的乡村舞台,也有多人未上过。要唱得和电影里的一模一样的,谈何容易。

  然而达成共识,必须拿出这个集体节目,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要让陬市知青组在县城打响。

  于是紧锣密鼓,几乎每天下午在海儿家里排练两个小时。

  容易过关一些的,是刘瑞明、海儿的领唱。刘瑞明唱的字正腔圆,独唱、小品都搞过,艺高人胆大。海儿也还过得去。几经调整,问题不大。只要正常发挥,不会砸锅。

  刘瑞明姐姐刘中瑛的指挥,也比较对付得过来。刘中瑛乐感很强,有天赋,演出过多种角色。不过指挥这支歌难度较大。难度不在手法,而在记忆。时而男女同时领唱,时而女领,时而男领。时而和声,时而轮唱……八句话,三次反复,每次各不相同,可谓变化无穷。指挥棒的点击一定要准确到位,心中要有一盘棋,如果和声没有和,停着,轮唱没有接,或者错位出现时差,或者该让的却抢了……往往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就乱套、成一锅粥了。靠她的准确指挥才能严丝合缝。

  主要问题还是我们这群没有舞台经验、没有训练过的散伙计,达到分合上的自如运用,达到接腔的及时准确,在时间上的丝丝入扣……非常难。因为年纪大的`人,记忆力是个问题。我们几天下来,老是出现节拍不准、重唱遗露、连接错误等等问题……如果人人每句都唱,反而问题不大。但是这样统一去唱,技术含量、艺术含量、精彩程度就大打折扣了,味道就大打折扣了。每天,为了追求完美弄标准,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好不容易勉勉强强唱得,时间逼近了,刘中瑛拖来自己的音响设备,刘瑞明找了号手,开始配乐(号手虽是知青,却有业务,不能时时奉陪)……刘瑞明她又给没有演出服的胡道安、方香玉等六人借衣,还有熊长青、钟国清、何运贵没有,只好自费去买。另外一个姓周的负责人还给男演员借来了红领带。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演出

  大家走下面的,进了大坪,里面即是目的地热带雨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来这一带偌大的体育广场,变成千百块蛋糕被各家商铺瓜分。

  大家朝着坪子里头矗立着红拱门会场走去,桃源运输公司的虽然六十多依然显得年轻健康的王女士(知青、杨光腊的堂客)和另外两位负责接待的,在大门外条桌旁招呼签到。

  签到的,发了纪念品水杯,大家有的进会场,有的在外面东瞧西瞧、嘻嘻哈哈,合影,说笑……

  接着来了两条龙灯,欢快的在大坪舞动。这是县知青艺术团的。

  半个多小时后,知青全部入场就座……

  接着是两个多小时的大会。可能很久没有经历会议了,都规规矩矩的。

  开完会到了午餐时间。在另外一处,有热带雨林餐厅,知青们按桌上名字对号入座,进餐、敬酒,热热闹闹搞了半个多小时。

  餐毕重新回到会场,恭候好戏开锣……

  下午两点,演出开始,第一个节目是桃源的。没有特别留意,因为第二个节目就是我们陬市的合唱。他们进行时,我们做准备。

  女士家里出来就已经化了淡妆,身上着腰鼓队的红色金边的服装和套裙,无须准备,略微拉一拉扯一扯,就作数了。

  我们男士也只是脱去外衣,里面的单衣,就是我们的演出服。一色或借或买的白衬衫,领口一律系上借的红领带。一分钟后列队在舞台进口,器宇轩昂准备上场……虽然是春捂秋冻之时,气候微冷,脱下薄棉衣可并不觉得冷,好像有观音菩萨灵气附体。大家已经入戏。

  等第一个节目结束,我们成一字长蛇阵单列上台,到舞台上却准确自然面向观众成了三列横队,每列11人,后面的对前面的空,让都露出人头,露出尊容。

  观众诧异,这么多人登台是什么节目?报幕员增加悬念没有报幕。

  刘中瑛两秒钟眼睛一扫,没有问题,马上起势,指挥棒起处,乐队长号、小号,两把二胡、一架电子琴发出了激越洪亮悦耳的声音……过门就在眨眼之间让观众明白是久违了的《长征》。啊,这些年尽是些低俗的搞笑节目吃香,来这个好。紧接过门,刘中瑛双手有力上抬,是全体演员包括男女领唱一声气势豪迈声振屋瓦“啊”的拖腔。一下就把人带到血与火的年代。

  接着男女领唱唱出“红军不怕远征难”,马上是众人斩钉截铁接唱“红军不怕远征难”。开好了头,继续按排练的路数演绎下去,男女领唱,万水千山只等闲,闲字刚出,众人接唱,万水千山只等闲,闲字的拖腔由同音变成两种声音一高一低,女扬男抑。然后是男女领唱各自交替唱如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唱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时,众人合唱大渡桥横铁索寒那句。再是他们领唱各自一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众人齐声唱出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第一段很完美。都很投入,都很有底气,都超水平发挥,乐器与歌声的配合也很到位,恰到好处。

  第二段也进行得很不错,比排练完美。排练出问题最多的是第二段,第二段的技术含量更大,有和声,有群体男女声的五个字的七个字的重唱,很容易走火。有几个地方接不上,往往忘记,如领唱大渡桥横铁索寒,寒字一出,马上有男声斩钉截铁的一句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接唱。最后的三军过后领唱到此拖腔中,众人要在拖腔里补进唱三军过后这几个字马上停下来,等到领唱尽开二字,众人又齐唱一个颜字。可谓一波三折。

  很好,最难的第二段也顺利过关,表现了很高水平。

  第三段全部是轮唱,8句每句人人都唱,但要男女声错开,唱到三军过后都是错开的,最后三个字尽开颜才合总。拖腔随着指挥刘中瑛空中的双手向下一压,歌唱声,乐器声,戛然而止,这支歌划上完美句号。观众席响起热烈掌声。

  四、演出后的思考

  整个过程演出了22个节目,四点半钟结束,吃晚饭去擂茶馆的路上(晚饭是喝擂茶),伙计们还在议论我们今天的演出,合唱《长征》是成功的,我们的扇子舞也不错,海儿的独唱,也过得去。只是两个没有安排的节目,不该上去凑热闹。在家里怎么唱都不要紧,但是不宜上今天的正式舞台,这是出陬市的丑。

  原来,节目演了一大半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杨毛二不知促发了哪根神经,找报幕员讲,他要唱一支歌。都是自娱自乐,报幕员就批准了。几个负责人都不知情,没有作他的计划,哪晓得黑角里杀出李逵,都不好阻止。

  杨毛二只是交了钱的注册知青,他给小区做保安,没有参加排练。他是跟随大家来玩的。忽然上台,我当时还觉得,敢于毛遂自荐,不错,比我有胆量。可是乐队愣住了,一看就不是这块料,没有一个人敢配乐。他自我感觉良好,开唱之前的几句话还获得了观众掌声,开唱之后,露出马脚。他的第一句妹妹你坐船头,还有六分接近,第二句哥哥在岸上走,只有五分接近了,越下去越跑调,唱完没有半个人拍掌……一下砸锅了。

  杨毛下来,还没有完结,合唱了《长征》的老钟又上去了。报幕员让他也唱了,有了初一,就有初二。还是不理想,也没有掌声。我后来问他,你当时为什么上去呢?老钟说,我看见杨毛砸锅……莫以为陬市无人,想争口气……

  一连两员大将败北,陬市的伙计刚刚成功的喜悦灰飞烟灭。关键时刻,刘瑞明上去交涉,要下面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难忘今宵》推迟一步,她要独唱一个……当她激情演唱完,我们陬市的伙计终于松了一口气,还是扭转过来了。

  坐在回去的车上,都还议论着,以后这种情况,一定要获得通过以后上台,不要太随便。当然这是大家的共识。

  我还感觉,我们唱的《长征》成功。说明一个问题,并不是只有搞笑的节目观众兴趣大。《长征》一点不搞笑,并且还是一个老节目,受欢迎是因为确实曲子好听,内容是毛主席诗,给人鼓舞向上的力量,充满了正能量。

  他们演出的《刘海砍樵》也是一个老节目,只是一般,是因为比较俗气,接近在舞台上调情,相信很多人不以为然,寓教于乐是谈不上的。他们还演了《老两口学毛选》的老节目,也不如《长征》受欢迎,是因为不应该搞笑的拿去搞笑。并不是所有搞笑的都好啊。

【热带雨林春意浓散文】相关文章:

1.春意浓-散文阅读

2.春意浓散文诗

3.忽然一夜春意浓散文欣赏

4.残雪消融春意浓的经典散文

5.《清溪河畔春意浓》阅读答案

6.杨绛散文集《花花儿》散文

7.写雨的散文 关于雨的散文

8.立冬散文 关于立冬的散文

上一篇:《清溪河畔春意浓》阅读答案下一篇:春意盎然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