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寂静的热土散文(2)

2018-10-01散文

  二、京旗文化的骄傲

  拉林地区的人文历史有两个特点,即京旗文化和佛教文化。在历史的一定时期,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照耀、碰撞,有着灿烂的火花。

  所谓京都文化,是拉林地区特有的一段地方史。原来,1644年,清朝顺治皇帝率八旗劲旅进关建都北京以后,几十年中,八旗内部开始分化。少数人仕途发达,积累了大量财富,骄奢淫逸,多数人却无职闲散,成为余丁,度日艰难,“不农不贾,优游坐食”。乾隆初年,满语称这些人为苏拉,已经成为一大隐患。经过几年的争议和准备,从1744年(乾隆九年)开始,以京城地区为主,移驻京都苏拉3000户到拉林地区,建立了32个满族屯。这些人多是满族贵族,很多人是官僚子弟,甚至是皇亲国戚。他们之中有康熙年间辅政大臣索尼及其子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后人,有军机大臣、著名的大贪和珅的族人等等。这批人的家族在京城已经生活百年以上。他们到拉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京都文化,带来了变夷为夏的内涵。当时的清朝崇尚佛教。京都文化包含着十分丰厚的佛教文化内容,京旗子弟当然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内涵更加充实的佛教文化。宣化上人师徒都是京旗子弟后裔,生活在浓重的佛教文化之中。探讨他们从小皈依佛门过程,即可见京旗子弟崇信佛教的一斑。

  拉林原本是清朝驿路中的粮食贮存地,即“拉林仓”。大批京都苏拉迁来以后,情况巨变。清政府为了加强管理,设副都统级政权单位进行统治。文化层次有了行省级的高度。佛教文化也随之提升了档次。京都32屯建立过程,也是佛教文化发展过程,寺院规模大了,僧众多了,更富有京都色彩。老华藏寺照片中的大雄宝殿建筑为单挑飞檐五拱门式样,正是京都格局。

  我读过有关京旗文化的文章。作者们大加推崇苏拉们当年从京都带来的家史资料,诸如谱书、谱图、画像之类遗物,介绍京旗子弟们建设的贞节牌坊、石刻石碑等人文作品。我无意中比较,当年的华藏寺、关帝庙的香火在京旗文化中更加兴旺,更加大气。佛教文化有了京旗文化的光彩,更加熠熠生辉。京旗文化有了佛教文化的介入更加丰厚,独放异彩。京旗、佛教两种文化现象成了拉林地区的文化特色。

  历史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当世人大讲京旗文化,大呼保护京旗文化的时候,佛教文化又悄然兴起。重建的华藏寺院院内占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5米高、62公分宽的大围墙确定了寺院的方位。南山门和北山门初具规模。大雄宝殿建筑面积达1720平方米,三重飞檐,甚为壮观。最高处可达30几米。其规模、格局、款式均为黑龙江省之最。造型四面流水,广天浩瀚,别有气魄,别有风情。我走进大殿时,技术工人正在铺装彩色殿顶。那是最先进的建筑材料。我曾经当过黑河市建委主任,建材局长,何以不浮想联翩!天王殿待开放。规划设计中的三圣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楼,以及僧寮、客堂、居士寮等建筑将高水平地依次展现。华藏寺所展示的佛教文化推动了京旗文化建设,为拉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画上浓重一笔。

上一篇:糗样的散文下一篇:海之恋的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