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老家散文

2018-12-11散文

  离开老家有十几年了,虽然不是距离很远,但是父母都随我们生活,回去就很少了。今年清明节前夕,弟弟从外地赶回来扫墓祭祖,我也给自己找了一个回去的理由。

  随家人携带供品、香烛等祀品踏上了回乡的路。进入乡镇,映入眼帘的是,繁华的街道,高高的楼房,周边一栋栋现代化建筑精巧的民宅半遮半掩地映在山角树林间,如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乡镇的变化真的好大啊!宽敞水泥路,已经不是记忆中坑坑洼洼的土马路了。

  乡镇是越来越好,而我老家比较偏僻,却愈加荒芜,下车后还要步行几里乡间小路。当我走在那条熟悉的羊肠小道上时,那种好久不曾感受过的又软又滑脚踏实地感,让我百感交集。

  一阵清风拂过,篱笆内的菜点着头,悠悠荡起绿波。有的菜开了花,金黄金黄的,黄绿相间,错综交织,镶嵌在这绿色的田野上,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在乡间来回荡漾,招来无数蝴蝶和蜜蜂。沿路时不时有一位位面容依稀记得却全然不知怎么称呼的大叔大婶热情地和妈妈打着招呼。

  “不是说昨天就回来吗?”

  “这是老大还是老幺?”

  “老大啊?长胖了点,都认不出来了!小时候可瘦了,光生病!还记得你爸爸经常带你去看医生呢!这女子小时候不爱说话,可文静了!”我讪讪而笑,儿时充满乡土气息的称呼被时间和城市异化的书面称谓在此时竟然都呼不出口了。

  乡亲们的絮叨唤醒了我记忆深处一个又一个儿时的记忆,心灵深处的弦被这些记忆牵扯得莫名的痛疼。童年,就象一个美好的梦,醒来时才知道永远都回不去了!

  回到家,已是中午,院子里半个人高的杂草葱翠茂盛,朱红的大木门干燥斑驳,显得越发陈旧。屋前屋后都长满青苔,那一扇镶嵌在古老土砌成墙上的窗户,窗纸早已荡然无存,八仙桌上布满了厚厚的灰尘,静静地睡在角落里。

  我站在阳台驻足眺望,阳光还是一样温暖,山风还是一样柔情,小溪水还是一样轻盈,只是物事人非,村庄的一切都不如从前了。

  吃过午饭,妈妈建议出去走走。我也顺了她的意,毕竟这么久没回老家了,我们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来到儿时的欢乐故地。这里已经杂草丛生,荒芜不堪。儿时羡慕的小洋楼如今也只剩下断壁残垣;曾经去偷摘的果树只留下几根残桩;人丁兴旺的土墙瓦房处处衰败萧条,院坝里杂草从生,房门紧闭,土墙被风雨侵蚀得东掉一块西掉一块,看样子已经多年没有住人了。在坟地,我看见一座座或新或旧的坟墓,想到里面埋葬曾经抱过我、唤过我乳名、给我塞过烤红薯、讲过鬼故事的老人,我有些茫然,音容依旧,人成黄土,人活着为了什么!

  曾经200多户人的村子,如今居然不到30人,而且全是耄耋老人。记得当年,每到傍晚,家家炊烟四起,鸡鸣犬吠声,孩子嬉闹声,母亲唤儿回家声,男人们田地收工聚到一起的招呼声、寒喧声、讨论农药喷洒、收成如何的声音……多么温馨和谐啊!而现在,孩子们长大了,再也不愿呆在这偏僻的山村,都走出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了;父母老了,有的随孩子离开了乡村,有的却依然厮守着老家,在一天天衰老中等待儿孙回来,过几天短暂热闹和享几天亲情团聚的快乐。这也许是他们唯一的坚守了。

  妈妈去串门找人聊天了,我却真的不愿去“串门”。我不忍看到老人们被劳动压驼的背和被孤独包围的空洞眼神,不忍看到他们因我的到来而显出的那种惊喜留恋的样子,更不愿让他们因看到我而唤起对年轻时代的回忆以及对自己儿孙的思念。

  乡村的夜好像来得早些,春季六点多就夜色朦胧了。到了七点,天已大黑。我和妈妈在床上坐到九点过后才睡。妈妈十分感慨,说还是回来住一段时间,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再说老家空气好,清静,人老了很适合,只是没有啥人说话。我无言,一种寂寞笼罩了我和妈妈,也笼罩了整个乡村。我不敢想象,再过十年、二十年,这个山村会变成什么样,乡亲们会怎么样……只是觉得,很多在我生命中最重要最珍爱的东西都在渐渐离我远去,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力挽留;而他们也在眼睁睁地看着我,却无法停留,越来越远,直到永远消失……

  我们这一代,还有个永远的老家,还有守候在老家的永远的亲情,在累了哭了的时候,回老家想老家就是慰藉心灵创伤的良药。而我们的孩子呢,在享受着父辈几经奋斗脱离乡村到城市带来的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却在一次次平房换楼房、小房换大房辗转搬迁中失去心灵的老家……

上一篇:芸芸众生散文下一篇:孝心无价人要尽孝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