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诗经·国风》的大部分是否民歌的问题
在20世纪的《诗经》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关于《国风》是否民歌的问题。在《风》《雅》《颂》中,《国风》受到了当代人特别的关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20世纪的学者看来,《雅》《颂》都属于统治阶级所作,而只有《国风》的大部分才是劳动人民的作品,属于民歌,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上世纪30年代,朱东润就发表了《国风出于民间论质疑》,50年代,胡念贻又发表了《论国风的大部分是否民歌的问题》。这两篇文章多方列举证据,说明《国风》不可能出自民间,它的大部分不可能是“民歌”。遗憾的是他们的观点没有被那个特殊时代的学术界所接受。
在今天,我们有必要彻底纠正这种观点,这对深化当前的《诗经》研究极其重要。在这里首先要为《国风》正名。说《国风》不是“民歌”,除了有朱东润、胡念贻等人提出的诸多证据之外,同样可以得到文字学和语义学上的证明。风的本义是指风土、风情、风俗。“国”指的是当时周代的一些诸侯国和地区。“国风”两字合在一起,就是指那些表现周代社会各诸侯国和地区的文化风俗、风土、风情的诗。同时我们还知道,在《诗经》中,《国风》是一个与《雅》和《颂》相并立的概念,它的最初意义与音乐相关。简单地说,《颂》是宗庙之乐,《雅》是周王朝的朝廷之乐,《风》是周代各诸侯国与地方的世俗之乐。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歌”,自“五四”以来已经有了特定的意义,即指下层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可见,无论是从诗的角度还是从乐的角度,《国风》都不是一个与“民歌”相等的概念。前者强调其地区性、民俗性和音乐性,而后者则特指其作者的阶级归属,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其次是我们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周代社会的文化环境以及《诗经》的产生过程,虽然我国古代早就有“采诗以观民风”之说,但是我们不能把凡是从各地采来的诗都当成是“民歌”、即下层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国风》中有相当多的诗所写的都是贵族社会的世俗生活,真正可以认定是出自下层劳动者之手的微乎其微,而且这些诗篇也不一定是它的原始形态,同样是经过乐官们整理后的艺术品。其三是要纠正多少年来在《诗经》研究中形成的以作者的阶级性为标准的价值评判尺度。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各阶层共同创造的,它们大多数都出自于各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之手,即便是其源于民间,也往往经过无数代的选择与淘汰,最终又经过专业艺术家的加工,而不再是它的原生形态。因此,简单地把《国风》中的一些作品认定为民歌的根据是不充分的,以作者的阶级性作为对《诗经》的价值评判尺度本身也是不科学的,由此而导致的在以往的《诗经》研究中重《国风》而轻《雅》《颂》的倾向也是需要改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