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陇道难”与李白的《蜀道难》之比较(8)

2018-07-17蜀道难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赤谷》)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铁堂峡》)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寒峡》)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法镜寺》)

  这些诗句直写眼前所见之景,兼写漂泊流离的酸辛,语言平实,不像爆发式开头的突兀而起,劈空而来。其二,《蜀道难》中采用反复咏叹的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在诗中出现三次,第一次在开头,是感情的爆发,是抒情主人公面对蜀道而产生的惊奇、赞叹与感慨。在结构上则是点题之笔,一下子就扣紧了题旨。而后在诗的中间与结尾,又两次重复这一咏叹,以此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令人荡气回肠。而杜甫的“陇道难”组诗中没有此类反复咏叹的句式。“一岁四行役”《(发同谷县》)的四处漂泊,衣食无着的艰辛困苦,时时在困扰着诗人;前途未卜的忐忑不安,一直在折磨着诗人。这种种忧虑、愁闷、压抑、悲戚,塞满了老杜的心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对陇右山水的刻画之中了,例如:

  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法镜寺》)

  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石龛》)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白沙渡》)

  这些诗句虽没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妙,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陇右山水中无疑渗入了诗人的忧伤之情。这些渗透着忧伤之情的写景诗句,正显示出老杜“陇道难”诗沉郁质实的风格特色。沉郁,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质实,指写景用白描手法,简洁质实,而语言则浅切质朴。《唐诗癸签》卷五评高适、岑参边塞诗的特色:“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我们可以将其借用来评论杜甫的“陇道难”诗和李白的《蜀道难》诗也是恰当的,即杜诗“尚质主理”,李诗“尚巧主景”。杜诗的“主理”往往在结句中表现出来:

上一篇:略论李白《蜀道难》的演变过程下一篇:蜀道难写作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