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看教材,猜想一下我们这节课要做几件事?(请用动词回答我)……哪件事比较容易,哪件事比较简单?哪件事感兴趣?哪件事很重要?……现在让我们一起个个击破。(意图:观察教材,明确任务目标)(PPT1)(3分钟)
二、读:(8分钟)1、看教材自读一遍,认识、读准字音。
2、看屏幕提示注意读出节奏。(PPT2)
3、全班同学较快节奏齐读注释1遍。
4、解释重点词语。(PPT3)
三、解:(8分钟)
1,教师讲解:这首诗,是一首唐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PPT4)
(结合诗文与学生互动问答式)
首联写别之所,送别之所在长安、诗人的视角从长安、长安周围广大地区、到友人往之地蜀川。三秦之地护卫着长安城,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川。举目千里,无限依依。工整对仗,气势雄浑。为全诗奠定了豪迈感情基调。
颔联写别之情,与你离别的情谊呀……我和你同样是远离故土做官的人啊。不说离别却说同是客居人。此句感情转为深沉、沉郁。
颈联写别之后,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海内”、“天涯”,假想别后,只要四海之内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表明只要知己心是贴近的,哪怕山高水远阻隔也会也息息相通。这句升华友情,成为传达友情的千古名句广为传颂。
尾联写别之际,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流泪啊。
言辞直白恳切,告诉朋友也告诉自己,语言直白,感情由豪迈转为深情恳切。
总体看,首句描写环境,一以雄浑的环境描写奠定豪迈的感情基调,送之地,往之所,以风烟迷蒙遥望蜀川烘托心情。接着拉近距离产生共鸣。再假想分别安抚慰藉。最后劝慰友人勿要悲伤。原来作者的目的是劝慰朋友不要悲伤流泪。而不直说,却写景烘托、换位体谅、宽慰安抚、最后劝慰。纵使杜少府有千般抑郁感伤,也该为诗中友人富于哲理的情感而释然了吧。
此诗没有用典,没有华彩的辞藻,能够广为流传,一定是因为作者洒脱情怀、旷达胸襟,乐观智慧的表达啊。
2,学生速读教材解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