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原型到底在哪里呢?有人说在湖南,也有人说在重庆境内,大都离不开武陵山周围。但也有可能是出身于九江的陶渊明取材眼前的江南景色,削掉其崇山峻岭,将其挪移到一个神秘的远处。我们看文中的景物描写,虽然地方很神秘,但景色并不神秘,都是平常风景,无非池塘、竹林、桑树、田野和农舍。为什么在读者眼中带有极其神秘美好的色彩呢?
其实,美好往往就在我们身边,最美的景物往往是最熟悉的景物,只不过被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给异化了,只有将其搬迁到一个脱离眼前拘束的地方,只有在远处,它才会成为天堂。人们所追求的世外乐园,未必是奇山大川、雄奇山河,而是摆脱了各种社会束缚的寻常景物。
因此陶渊明的桃源幻想,契合了所有时代所有人追求宁静自由的内心诉求。实际上,桃花源式的乐园在人们心目中早就有雏形,例如《诗经》里的适彼乐土,《道德经》里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都是对宁静生活的憧憬。这些半成品到了陶渊明手里,终成为制成品,有了具体的情境、场面和故事。
当然,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考究桃花源的原型,恐怕和三国时期田畴开辟的徐无山村落有一定关系。三国侠客田畴在河北的徐无山聚集村民,远离战乱,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人间乐土之一,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也是在险阻的丛山当中找一块平坦的地方,过着与世隔绝的农耕生活。这个原型应该是和陶渊明的桃花源最接近的。
可以说,在中国文化中,桃花源情结一直没有中断。
自陶渊明之后,桃花源的形象经常出现在诗歌和散文当中,也出现在小说里面。例如唐朝张旭的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笔下的桃花源富有浓厚的神秘色彩,隐隐约约,模模糊糊。而王维则进一步将桃花源具体化、物质化,以至于用诗句勾勒出一幅工笔画,轮廓和线条越来越清晰,这就是他的《桃源行》。他笔下的桃花源,有具体的建筑,陶渊明只写到屋舍俨然,王维则写到月明松下房栊静,平明闾巷扫花开,连具体的打扫工作都呈现在画卷当中。此外,还有了近景和远景的区别,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以至于人与人的对话也很清晰,樵客初传汉姓名。王维不愧是山水画大家,从桃花源的角度去眺望外面的世界,更衬托此处的幽僻,峡谷里不知道外面的人事,从桃花源向外望去,只看见白云重重的山岭。王维其实是将自己的辋川庄别墅风光挪移到桃花源,以求得精神上的宁静和安平。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还只是一处写意的农庄,王维笔下的桃花源则是一处充满着人事的居民小区。长安的桃花源和九江的桃花源当然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