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中的文化“百宝箱”(2)

2018-07-21滕王阁序

  [评点一] 一件轶事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这一天正是阎伯屿女婿吴子章的生日)在滕王阁大摆筵席。王勃也在被邀之列,不料阴差阳错坐在了首席。阎都督此次宴客,本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都推辞不写,而王勃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这一下,可惊呆了吴子章,气煞了阎伯屿。阎都督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吴子章在一旁也自愧不如。《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评点二] 一件憾事

  王勃一篇即席之作使得吴子章宿构的《滕王阁序》从此湮没无闻。其实,吴子章其人文章写得颇好,也算个才子。假使他的文章也能面世,与王勃之文二星辉照,那该是文坛上一大快事!

  [评点三] 一件幸事

  由于阎公的雅量和学识,王勃的《滕王阁序》终能名留后世。着与阎伯屿的慧眼识文分不开的。他终于以质取义,改变初衷,让王勃的这篇佳作铭刻于高阁。阎公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像他这样权倾一时、一呼百喏的人物,谁不仰承他的鼻息?一篇妙文,一段佳话,成就了一座楼阁。文因楼成,楼借文传,而文章之后,则涌动着人品与才识暗流……

上一篇:浅析《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下一篇:《滕王阁序》的赏析及“四杰”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