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还记得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同身受写给全国“知青”的祝福心愿。其实谁也没有忘记那段历史,只是历史的潮流在前进,我们不能把目光停留在过去。
你也许会这样问。
我们是谁?告诉你,我们是“知青!”
“知青”,这个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一个名字。伴随着那样一段峥嵘的岁月,多少人背井离乡,少小离家,告别了挚爱的亲人和生活了多年的故乡,来到陌生的、遥远的山村,去放飞我们年轻的幼稚的不可企及的理想。
或许,你洋溢着青春的笑脸,从繁华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大都市,来到边远的山村屯落;或许,你怀揣美好的憧憬,来到抑或是荒蛮的少数民族集聚区;或许,你编织着青涩的梦想,却随着同学被整体放逐到一望无际的“北大荒”。但,无论你壮怀激烈也好,胸怀豪情也罢。总之,这一切都与你失之交臂,成为不可能实现的海市蜃楼般的幻觉。你唯一的选择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走上山下乡这条路,这就叫身不由己,无可奈何。你只能在心中吟唱着悲怆哀怨的歌。
有多少个知青,就有多少个知青的故事。这些故事里面有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更多的是悲痛欲绝的泪;少不更事的爱,和难以忍受的累,以及对家乡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同样,家乡的父母、兄弟姊妹也在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身在异乡的你。这才叫“关山阻隔思念情,异土他乡两行泪”。个中缘由,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是很难理解亲人离别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的。
有些人,因意料之外的原因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事故而葬身于异土他乡;有些人,因忍受不了远离他乡的痛苦,忍受不了那份寂寞和孤独,无奈中和同学或和在乡青年结婚生子,永远地扎根于穷乡僻壤。也有些人,在下乡不长时间就幸运地被抽调回城,安排了工作。这在当时被人羡慕的咂舌;有些人,却在知青下乡临近结束时才被抽调回城,时间长达7、8年之久。很难想象,在农村呆了这么长时间的知青,他们该是熬过了多么漫长的一段坎坷岁月。人的一生有几个7、8年?抗日战争也不过8年而已。而我们的这些知青朋友,却在痛苦中熬过了相当于一个抗日战争的时间。这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历史悲剧。
现在,许多知青,尤其是“老三届”的知青,大多已经退休。如果从当年高三学生算起,这代人最大的已经近古稀之年了。他们不仅已双鬓染霜青丝变白发,而且额头,眼角皱纹横生,全然没有了当年的那种青春的勃勃生机。。当然,在知青中不乏有高官或事业有成者,但,大多数知青和芸芸众生一样,仍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有的甚至是家庭拮据。
毋庸讳言,在广大知青这个部落中,但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回想起往事,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感叹:蓦然回首,40多年过去了,恍惚间犹如昨日。想到此,不免唏嘘一番。感叹岁月流失的如此之快,真如白驹过隙。
过去的岁月已成历史。作为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段历史承载下来,讲给我们的后人,告诫他们那是一种怎样的历史,绝不能再蹈那段历史的覆辙。
悠悠岁月久,淡淡世间情。如今,距知青上山下乡已过去40多年。难道让这段历史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或是让这段历史淡出我们的视线之外?不,这绝不可能!因为,这段历史背负着整整一代人的伤痛和悲哀。
然而,现在又有谁会记起那段岁月?又有多少人还记得“知青”?“知青”,是那个时代铸就的特殊名词,即使这段历史不出现在历史的教科书中,也应该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或影视作品中。令人遗憾的是,这类作品实在少的可怜。难道这个社会遗忘了这个庞大的部落?如果没有遗忘,那么又有谁会记起他们?反言之,即使记起他们,那么,又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不容回避的严肃的话题。
或许,“知青”这个群体永远不再值得提起,任他长,任他消,就这样在默默无闻中消亡;或许,“知青”这个群体在不经意之间,在某个时候,某个时段被良知唤醒,而成为像“五、四”运动那样一种被人们所缅怀,所铭记的历史。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很少有人想到这些。那么,我就作为一名首倡者吧,期待着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早日到来。
有谁还记得我们?我不时的问自己,问莽莽苍天,问茫茫大地。这个牵涉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牵涉到亿万民众的事情,祖国和人民都不应该忘记。记住了他们就是记住了历史。
有谁还记得我们?这不仅仅是对千千万万个知青而言,对于一个有着璀璨文明,悠久历史的民族而言,“知青”这个群体永远不会被湮没。
《幸福的感觉》
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感觉到幸福?由于生活在大千世界里的人们社会地位不同,收入多寡不同,心态不同等诸多原因。因此,对幸福的感觉和认知也就各有所异。随便举几个例子:如果一个科长晋升为处长,他会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如果一个百万富翁成为千万富翁,他会认为自是幸福的;如果一个饿了几天的乞丐,突然吃了一顿丰盛的佳肴,他也许会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凡此种种。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还会因环境、地域、及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在依据自己的感觉和能力,在打拼中寻找幸福、憧憬幸福、追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