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诗乡愁(2)

2018-07-16席慕容

【拓展延伸】

席慕容素描

  席慕容,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她的蒙古名字全称为穆伦席连勃, 意为浩荡的大江河。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她的外婆是王族公主。席慕容1943年出生于重c市,13岁起在日记中写诗,14岁考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考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席慕容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并多次荣获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了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她的诗极美,且清新、易懂,这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席慕容素材

浅浅的海峡,满满的乡愁

  席慕容出生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自幼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台湾,之后又去欧洲留学。每换一次环境,孤独感便会增加,她只好通过写诗来排遣重重寂寞。在无边的黑夜里,席慕容经常梦见回家,却总在刚推开家门的瞬间醒来。初到台湾时,本来身为蒙古人的席慕容并不觉得自己与周围的同学们有何不同,但在初中一次上地理课的时候,老师说了一些伤害蒙古人的话,霎时所有同学的眼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下课后,同学们很快忘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又和她嘻嘻哈哈玩在一起,但从那时开始,席慕容便再也不愿和那位老师说一句话。

  时隔多年,席慕容说,如果再遇到这位老师,她希望能和他说声抱歉,或许他当时并非有意,而只是想以玩笑的语气让学生打起精神上课而已。也是经过这些年后,席慕容才慢慢理解了一些事情。她觉得,一个汉人可以和你成为一辈子的朋友,但当他退入自己的族群,用自己族群的角度来评论其他族群的文化、信仰乃至一切时,偏见就非常严重了。至少在那堂课上,老师所形容的蒙古,就与父母亲所告诉她的相差甚远。

  席慕容的父亲是蒙古族知识分子,1949年后,从台湾到欧洲,直到去世,没有再回来过。“他不舍得回去。因为,从前故乡给他留下的印象那么好,他怕破坏了自己的印象。”席慕容说。

  席慕容在台湾当美术教授时,学校附近有一个考古历史书店。对考古,她完全是外行,那时她还没回过蒙古高原,但有一段时间,她每到书店去转一圈,回来后就会发现,自己买的书,竟然大都是跟蒙古考古相关的。1989年至今,草原的游走,让她喜悦,但也伴随着痛心和遗憾。

  除了环境之外,最让她感到痛心的,是价值观的逐渐混乱,以及传统意识的消亡。她坚信,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1989年的蒙古之行,是席慕容创作的分水岭,之前她活在父母的乡愁里,而后她活在自己的乡愁里。在公教人员尚未开放探亲时,她曾依据父母、外婆的叙述,写过一些怀乡的文字,而后香港摄影家林东生千里迢迢去蒙古,为她拍摄了许多家乡的照片,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出了一本书《在那遥远的地方》。不料,她的一位朋友却心直口快地说:“无论如何,你写的只是二手经验。”这句话令她无言以对。

  当席慕容真正坐上返乡的火车,亲眼看到熟悉的站名一一涌入眼帘时,她所想到的,却是父母当年告诉她的事情。比如经过宣化,她想到的是母亲说的宣化的葡萄最好吃;经过张家口,她又想到外祖父与伯父曾在这里办过蒙文的编译馆,规模之大足有半条街。这时,席慕容突然明白了,原来文化就是这样传递的,“所有的一手经验必须经过二手经验,力量才会更强大”。这也是为什么当她来到母亲的家乡,想要寻找母亲口中“整个森林都是香的,走也走不完的松漠树海”时,却发现这里连一棵松树都没有留下后会如此震惊,原来维持了数千年的郁郁苍林,只要数十年就可以毁于一旦,就如同文革时被轻易毁弃的蒙古人的文化传统一般。

上一篇:席慕容诗集《无怨的青春》下一篇:读席慕容诗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