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康桥生活(2)

2018-07-21徐志摩

  可惜的是,我们抵达国王学院时,因错过其开放时间,竟不得其门而入。因此,我们也没能看到国王学院里头刻着《再别康桥》的那块石头——2008年7月8日,国王学院网页上发布消息,宣称旨在纪念中国诗人徐志摩的石碑已在学院后院落成;该消息还宣告称,徐志摩1920年在国王学院读书时受济慈、雪莱等影响开始写诗,在国王学院后院写下了《再别康桥》,而诗中所提及的“金柳”,便是学院后院桥旁边的柳树。大理石的石碑上,刻着这首诗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920年10月,时年23岁的徐志摩完成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的学业后,“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船票过大西洋”,前往英国追随罗素,“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伏尔泰认真念一点书去。”但徐志摩到英国后,由于罗素在战时主张和平及离婚,罗素已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除名。徐志摩失望之余,先去伦敦大学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半年,后来得缘与英国政治学家戈兹沃西·洛斯·迪金森熟识。经其建议及联络,徐志摩得以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当特别生,“随意选科旁听”。

  在剑桥,徐志摩先是与夫人张幼仪及郭虞裳,在距离剑桥六英里的乡下沙士顿合租房子,1921年秋,徐志摩一个人搬到剑桥,“那年的秋季我一个人回到康桥整整有一学年,那时我才有机会接近真正的康桥生活,同时我也慢慢地‘发见’了康桥。”

  那么,徐志摩的康桥生活到底怎么样呢?徐志摩自己回忆,“在康桥我忙的是散步,划船,骑自转车,抽烟,闲谈,吃五点钟茶,牛油烤饼,看闲书。” 多么惬意的生活啊!关于那段生活,徐志摩始终珍视万分,“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像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上一篇:梁实秋对徐志摩的评价下一篇:徐志摩小说《春痕》原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