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秋雨现象”中看《文化苦旅》之“旅”(3)

2018-07-12余秋雨

  余秋雨写《文化苦旅》,给我们献上了优美的华章。但《文化苦旅》也有一定的缺陷。第一,余秋雨总是以一种大师或者是中国文明深沉的忧患者形象出现。走进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仿佛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给你倾吐历史,诉说文明。我们惊叹他的饱读诗书,自惭形秽自身的孤陋寡闻,在这种郁结的情愫中,有一种距离感于心中渐渐升腾。他始终是站在一种与平常人所不同的高度,和读者产生距离感。曾有评论者在谈及余秋雨形象时说道:“他老是背着手,低着头,邹着眉慢慢地踱着,其基调永远是具有学术权威口吻的居高临下,遗老遗少式的吊古伤今。牧师布道式的悲天悯人,并且还夹杂着旧式文人特有的聊冲排遣之用的故作通脱”。对于这种看法,我是比较赞成的。

  第二,大量的铺陈历史压抑读者情怀。阅读《文化苦旅》,仿佛在陪同余秋雨共同走过一段千里跋涉的的旅途,开始一段心灵之旅,我们在《文化苦旅》中看见岁月流血的伤口,也凝视到古人伟岸的背影。但是在这一段旅途中,却始终压抑在一种窒息沉闷中,让人身心疲惫。他把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散文的形式罗列开来,给人一种读史书的感觉。他的散文,随处都是历史,名人。读他的散文,初读也许觉得新奇,但是在一轮一轮的反思与精神领域被消解之后,却无法摆脱某种莫名的压抑,一点儿也不轻松。为什么被认为是散文佳作的《文化苦旅》会给人带来这种沉重感?也许推崇《文化苦旅》的批评家会说,这正是余秋雨散文的独到之处,是一种崭新的散文的范例。可在我看来,把散文写成一部充满历史味的史书模式,有一种迎合读者口味的媚俗之嫌。在《文化苦旅》出版之后,余秋雨先生曾预言说他的另一部著作《山居笔记》的火爆程度将不亚于《文化苦旅》。从这一句话,牵扯到一个创作动机的问题上来,《文化苦旅》的写作是为了“火爆”吗?所以作者一改传统散文的写作风格,另辟蹊径独创一派“文化散文”吸引读者的眼球。如果真是这样,《文化苦旅》的价值就得在考虑了。

上一篇:余秋雨:走得最远的文人下一篇:余秋雨《牌坊》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