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听结合的《再别康桥》,让学生视、听结合,初步体会诗歌的“三美”和意境之美。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老师加以引导,对作者徐志摩的经历、思想和创作情况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进行补充式介绍(因为课前已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在这里特别要强调“康桥情结”,这样同学们能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等有一种宏观上的了解,便于接下来诗歌的整体赏析。
(三)整体鉴赏
(1)朗诵全诗
反复诵读,是学生学习诗歌的基础,同时,也契合了大纲中重视感悟、熏陶和语感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2)鉴赏《再别康桥》。
①宏观上明确: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从每一诗节入手,我带着学生一起分析诗歌每一节的内容大意。
②微观上,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在幻灯片上列举中国古代离别诗的意象,让同学们了解意象的叠印才使得诗歌充满美感,然后由同学分节朗诵诗歌,让学生找出每一诗节的意象,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从诗歌的形式入手:介绍‘‘三美”。我重点分析本诗的绘画美,而其余二美则由学生自己分析回答,我只加以引导和总结。
(3)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
让学生自读,思考:诗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小组讨论交流),进而体会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
(四)布置作业。
运用三美理论赏析闻一多《死水》,从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拓展阅读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