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2)

2018-07-21朱自清

  利用语音的平仄和句式错落有致的变化,构成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节奏上波涛起伏的音乐美感,这也是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上的一大特色。

  1.协调平仄

  是指在诗歌或上下整齐的句子中讲究平仄相间、对应。这样的平仄相间、对应,能使语音起伏有致,产生抑扬顿挫的声律美。如: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匆匆》

  (2)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

  《匆匆》

  例(1)中的“燕子”是仄平声,“杨柳”是平仄声,“桃花”是平平声。例(2)中的“去”是仄声,“来”是平声,“去来”是平仄声。以上的例子中,作者基本上做到句内平仄相间,上下句基本上平仄对应,显得起伏有致,和谐悦耳。

  2.长短句的运用

  一长一短或两长一短的句子搭配形式,也可以构成抑扬的美。如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淡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绿》

  这段的句子是一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一长,两短一长。这种节奏起伏很具美感。

  二、色彩美

  (一)朱自清运用色彩的基调是淡雅的,很少用浓墨重彩。

  如: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泛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朱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但淡淡的冷色,不能朗照的云, 《荷塘月色》整个景物描写就是以淡雅的月色为背景的,突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冷,静寂。

上一篇:朱自清《背影》课堂实录下一篇: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