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找规律》的教学反思(2)

2021-06-15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找规律》的教学反思3

  《找规律》一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索、发现事物或者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通过涂、摆、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快乐的六一儿童节,节日的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旗、小花、彩灯都是有规律排列的,小朋友的站位也是有规律的。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规律的美,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另外,还有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规律,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新授的设计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找“彩旗”的规律。设计的方法是师生互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找“彩旗”的规律;第二个层次,同时出现“灯笼”图、“彩花”图和“小朋友排队”图,由同桌讨论找出规律。这样设计遵循儿童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先找简单的规律再找复杂的规律,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既面向全体,又让有困难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还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找出规律的渴求。

  三、虽然学生知道每一幅图中的图形都有规律,但在语言表达上有些不够准确,不会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图形的排列规律。适时引导,老师做示范,鼓励学生多形式尝试说说规律。

  四、开放性的练习设计,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动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大胆创新的意识。学生通过“涂一涂”“摆一摆”的创造,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

  五、本课的教学没有停留于寻找规律和创设规律上,而是适时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寻找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使学生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获得灵活性的思维磨炼。

  小学数学《找规律》的教学反思4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找规律》一课的延伸,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图形排列规律复杂一些,呈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目标一是: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目标一基本达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但还有一少部分学生不能用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目标二是:能找出生活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图形。这一目标达成效果不好,由于时间问题,只让学生欣赏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没有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有规律的的图形。

  首先,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让学生观察两排图形,发现第一排图形比较容易记住,因为第一排图形有规律,让学生复习旧知,发现规律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讲解新授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先观察聪聪家的墙面设计,先让学生找到墙面上都有什么颜色,什么图形,刚开始学生只说出了图形的形状,而没有说出颜色,后来,我就提醒同学们说。要说出生么颜色的图形,这时同学们能够说完整。然后让学生观察墙面上的图形排列有什么规律时,我直接让学生四个人一个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深入到学生的小组,问学生找到了那些规律,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斜着看的规律,这是我及时提醒了他们,让他们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样的规律。在老师的提醒下,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横着看和竖着看的规律,但是在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用语言描述起来不较困难,让学生说的较少,针对循环规律应让学生多说。讲完墙面的规律之后,只是我应该总结出循环规律的概念,但由于课堂上比较紧张,这一点教师应该总结出循环规律的概念,结果放到了学生说出地面颜色的规律后面一块总结了。

  在设计练习时,第一题和第三题学生比较感兴趣,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到第二个练习时,大部分学不能找到第四组图形该画什么,因为这一题是把最后面一个图形放在了移到了最前面,而前面在讲解墙面和地面的规律时,让学生倒着看,会发现也是把最后面一个移到了前面,如果在讲墙面和地面时给学生指出来,对于第二个练习就没有难度了。然后让学生生活中有规律欣赏图片,本来欣赏完,准备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规律,但由于时间,直接让学生设计有规律的图形了。到最后也没有时间进行展示。

  小学数学《找规律》的教学反思5

  本周我上了一节一年级的《找规律》高效课堂展示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在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 “发现规律”、 “理解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儿童喜欢的六一儿童节的话题谈话导入,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提高兴趣。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在本节课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规律、感悟规律、应用规律,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改变了教材静态呈现知识的方式,设计了“找、涂、摆”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以活动为主线搭建探究平台,刺激学生多感官全方位参与。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爱动,好奇心强,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年龄特点,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利用课件体现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活动。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这节课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考虑不够全面,数学学科的课堂同样也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责任,培养学生数学语言也是一个重点。数学语言的表达应该严谨、完整。可是我却因为过多的关注活动的组织、调控,而忽略了对学生语言的训练和培养。在寻找到规律后没有教给孩子规范性的语言表达规律,以至于在后面的教学和练习中,孩子虽找到了规律,但表达不够准确。另外一点就是教师本人的能力有待提升,对于课堂生成的资源要及时处理,学会利用资源。今后我将以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为契机,加强学习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青岛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下一篇:《海上日出》的简短教学反思(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