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教学设计(2)

2020-12-31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借助“按图索骥”一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还原感受,走进母亲让儿子去看病时的内心世界,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将“愿意”与“不愿意”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

  3、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教学重、难点:

  通过还原感受,走进母亲内心世界,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将“愿意”与“不愿意”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问题激趣。

二、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意。

  1、出示本课新词

  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忐忑不安 按图索骥

  师:这些词语中有一个成语特别难理解,按图索骥。谁来简单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骥的意思就是——(良马)。

  师: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孙阳,他很善于识马,人们都叫他伯乐,他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写成了一部《相马经》。他的儿子就按照这本书去寻找千里马,结果千里马没找到,却找到了一只癞蛤蟆。后来这个词语指机械地照搬书中的知识或者按照线索寻找事物。

  师:那么这个成语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谁能借助老师的填空来说一说。

  母亲让(儿子)借助(她给的看病提示)去医院(独自看病)。

  总结:利用文中的关键词大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好办法。

三、精读内心独白,认识母亲的“慈爱”。

  1、出示词语:狠心,残忍,冷漠

  三个喜欢。(这三个词喜欢吗?这样的人喜欢吗?这样的母亲喜欢吗?)

  默读课文,思考:文中母亲的做法你赞同吗?或者不赞同,请说明理由。

  师:她到底愿不愿意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凭自己初读的第一感觉,谁来说说?

  师:完全愿意嘛,又有点不愿意;完全不愿意嘛,又有点愿意,

  这样就是左右——生:为难,进退——生:两难

  师:课文中的词就是忐忑不安。这就是母亲矛盾的心理,在母亲心中,大家来看,有这样一种想法,谁来读。

  出示句子: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注意叹号)

  师:但是母亲的心理还有另一种想法——

  出示句子: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

  点名读,齐读。

  2、精读内心独白。

  师:下面我们就要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请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然后把这些心情的句子带到这两句话的后面说说理由,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出示: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

  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

  师总结:从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中我们读到了矛盾,斗争和煎熬。做出这个决定,对母亲来说也非常痛苦。

  4、研读22小节,揭示母亲的慈爱。

  请齐读22小节,找一找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母亲的痛苦。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1) 时间过得快还是慢?(度日如年)

  艰涩:换成“缓慢”可以吗?艰难苦涩 沙漏:出示图片 坠:换成“落”可以吗?坠字感觉更重,更痛苦。

  2) 练习朗读,读出母亲的痛苦,度日如年。

  师引导:每一秒时间的流逝,都像很重的东西砸进母亲的心房。而且是整整两个小时!请你把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课堂练笔。

  师:母亲就这样,等了两个小时饱受折磨。还好,儿子终于回来了,终于听到脚步声了。此时此刻,母亲倚在门上,看到儿子回来,肯定有千言万语要对儿子说,请你以孩子为开头,写几句母亲想对孩子说得话。

  出示:我开了门,倚在门上:“孩子——。”

  学生练笔,交流

  师:把刚才同学们的想法串起来,就是母亲的心声啊!学到这里,徐老师不禁要问这个母亲残忍吗?冷漠吗?狠心吗?这也是一个很爱孩子的母亲啊。

四、感悟主题。

  师:孩子最后有没有学会看病?母亲仅仅教会了孩子看病吗?还让孩子学会了什么?(独立面对生活,学会独立。)

  师:而对母亲而言,经历了内心斗争和煎熬,看到儿子顺利回来,她又学会了什么?(学会放手 )

  师:是啊!或许对母亲来说,孩子跌倒了马上扶起来是一种爱,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也是一种爱;孩子生病了陪去医院看病是一种爱,让孩子自己学会看病也是一种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一种爱,而让孩子学会独立,自己学会放手是一种更伟大的——母爱。(板书:母爱)

  师:所以,作者在文章结尾对孩子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有没有词语不懂?解释“聊胜于无”。读一读。

五、阅读拓展

  师:知道这篇文章中的母亲是谁吗?她就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毕淑敏。旁边是她的儿子芦淼,现在已经得到了三个硕士学位。他们母子合作写成了一部《母子环球旅行记》,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

  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

  在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⑴ 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⑴ 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

  ⑴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

  ⑵ 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七、作业

  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作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上一篇:《咕咚》教学设计(精选3篇)下一篇:人教版《学会看病》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