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

2021-02-22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4.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要求:

  1.讲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中的小动物头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入课,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拍手唱起来,体会有妈妈的幸福快乐。有妈妈的孩子多幸福啊,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不在身边,现在就让我们来帮小蝌蚪找妈妈吧!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读一遍课题,从这个课题中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课文当中,请同学们看课件(全篇课文动画加朗读)

  看完这个动画,同学们已经有了答案了吧,让我们再翻开书自己去找答案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

  师: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第一段的动画)

  师:谁能说说在这个动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小蝌蚪呢?找2名同学来回答,然后让大家一起来齐读。

  同学们说一群快活的黑灰色的,大脑袋,甩着长长的大尾巴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那这样一群小蝌蚪去找妈妈了,看看他们遇到了谁?课件(第二自然段的动画)

  看完课件,谁来说说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在路上他们都遇到了谁,是怎样打的招呼啊?

  生回答后,出示幻灯片两句话“1.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2.鲤鱼鲤鱼,我们的妈妈在哪里?”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感觉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会说出有礼貌,而且会找出有礼貌的词语。

  师:这样一群有礼貌的小蝌蚪问妈妈在哪里,那鲤鱼阿姨是怎样回答的呢?找一名学生回答,适当的说评价,给学生鼓励。

  小蝌蚪很有礼貌,鲤鱼阿姨也非常善良,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把感情读出来呀,现在谁能把这一段有感情的读出来,把名读。

  师:小蝌蚪听了鲤鱼的话,去那边找妈妈,又遇到了谁呢,请看课件(第三到第五段)

  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刚才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的,请学生回答,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下三段。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自然段,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的,你也能像老师一样提出问题吗?下面你们就自主学习下面的三段内容(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读)

  学生提出问题后请提出问题的同学自己找同学来回答。教师适当的点播不准确的地方。

  同学们说得真好,也帮助小蝌蚪找到了青蛙妈妈了,小蝌蚪经历了很多的困难才找到了自己的妈妈,我们能从小蝌蚪身上学到什么呢?生答。(此时渗透小蝌蚪非常有毅力,不怕困难的精神)现在小蝌蚪一定有很多心里话要对青蛙妈妈说,那现在你们是一群小蝌蚪,老师作你们的青蛙妈妈,把你们想说的话说给我听听吧!

  同学们都把心里话说给我听,说得好极了。

  此时,现在我们一家有再来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出示课件(课文的全部动画加朗读)

  师:谁能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的变成青蛙的?

  指名来回答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老师仿佛真的看见了一群小蝌蚪变成了青蛙的过程,那现在谁能把老师手中的这些图片给摆出来,要按照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来帖啊?(找一名同学板前来帖)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帖的是否正确?(出示课件成长过程)

  现在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一下,看看谁读得最出色。分小组来朗读:第一组扮演小蝌蚪,第二组扮演青蛙,第三组扮演鲤鱼,第四组扮演乌龟,老师当旁白(放无声音的课文动画)

  同学们读得太好了!那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把他们表现出来呢?

三.演一演

  现在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5分钟时间)

  其中一小组用表演的方法把课文表现出来,另外一小组用《上学歌》改编出来的,用歌声把小蝌蚪变成青蛙唱出来。

  同学们分别戴头饰来表演。

  另一组同学改编的歌词是“小呀小蝌蚪,找呀找妈妈,过几天长后腿,再过几天就把前腿长。小呀小蝌蚪,找呀找妈妈,脱黑衣,穿绿衣,最后找到青蛙妈妈了,呱呱呱”

  同学们演得非常认真,也特别生动,老师仿佛真的看见了一群小蝌蚪在游来游去,在池塘里找自己的妈妈。那这组同学唱得更是动听,老师真的看见了几只小蝌蚪长成了青蛙一样。

  师:那小蝌蚪们长成青蛙后每天都跟着妈妈去做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后一段,我起头“不知什么时候”学生就会跟着读起来,读后学生就会回答出来每天他们和妈妈一起去捉害虫。

  青蛙每天能捉很我的害虫,他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会说:爱护它,保护它,从我做起,并且告诉其它人也要爱护青蛙们,做一名爱护青蛙的小卫士。(对学生进行爱护益虫的教育)

四.设悬念,课外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的做得好,老师想再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你们能完成吗?

  出示幻灯片“小探索”回去查一查资料,看看青蛙每天每只最多能吃多少只害虫害?明天告诉老师和同伴们。

五.小实践

  等到夏天来到的时候,捉几只小蝌蚪观察一下,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要记得再把青蛙放回去呀!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 能按问题的提示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难点: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蝌、蚪、池、脑、袋、甩、鲤、龟”等9个生字,理解词意。

  3、能正确朗读第一段,说说蝌蚪的形态特点,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 激趣揭题。

  [1、出示课件,认识“蝌蚪”,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2、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

  师:青蛙在水中产卵,小蝌蚪从卵里出来,慢慢地变成了青蛙。因为小蝌蚪没有看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妈妈在哪里,所以小蝌蚪要去找妈妈。补充课题后齐读。]

  1、 小朋友,我们已经观察过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谁能说说它是怎样的?

  2、 揭题:小蝌蚪找妈妈。学习“蝌、蚪”,怎么记住它? 3、 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二、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听录音,思考: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

  2、 听完后汇报。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观察课文插图)

  学习生字“鲤”,怎么记?

  学习生字“龟”,共几笔,第七笔是什么?

  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观察课文插图4)

  3、 跟录音轻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 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2、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幅图的呢?指名读第一段并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 讨论:⑴、知道了蝌蚪生活在池塘里。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指名读一读。

  ⑵、知道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

  学习生字“脑、袋、甩”。[比较:脑---胸 袋---裳 甩---用]

  自由读读写蝌蚪样子的句子,想想“大、黑、长”三个词分别写出了什么?(大小、颜色、长短)

  4、 朗读指导。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读出对小蝌蚪的喜欢和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五、 作业指导。

  课后第四题:回答问题。

  --------------------------- 小蝌蚪游来游去。

  1、 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五、巩固练习。

  1、 指导书写:重点“脑、袋、甩”。

  2、 完成课后作业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披、短、蹲、碧、肚、鼓”6个生字,理解词意。

  2、 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卡片抽读词语。

  2、 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 学习第二段。

  1、 自由读并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什么?这些句子顺序可以调吗?

  2、 讨论,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

  a、 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

  b、 小蝌蚪看见了谁?[重点理解“迎”指名表演]

  c、 小蝌蚪怎么说?

  d、 “谁”怎么回答?

  3、 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

  4、 小结学法。

  先找有几句话,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读读。

  三、 讨论学习第三段。

  1、 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分组讨论学习第三段。

  2、 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

  3、 指名分角色朗读。

  理解为什么用“追”,“连忙追”说明什么?

  四、学习四、五段。

  1、默读思考: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⑴、 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学习蹲、鼓等生字。

  ⑵、 找一找写青蛙颜色的词。学习“碧、肚”等生字。[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⑶、 朗读这段话。

  ⑷、 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自由说,指名说)

  3、 这时小蝌蚪外形又有什么变化?

  (尾巴变短了,不见了。)学习“短”。[给“短”找个反义词]

  4、 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了小青蛙?

  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5、 朗读四、五段。

  五、 巩固练习。

  1、 指导书写。

  2、 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2、 知道青蛙是捉虫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 卡片认读生字。

  2、 完成课作第2题。

  ---------------------------

  二、 朗读全文。

  三、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 指导背诵4、5段。

  1、 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

  2、 把描写青蛙外形的这段话自己背一背。(蹲着、披着、露着、鼓着)

  自由背、指名背

  3、 按照“形态上的变化,看见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的顺序背第4段。 4、 按“形态上的变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顺序背第5段。

  5、 把4、5段连起来背。

  {五、总结课文: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它自己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还知道了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并向爸爸妈妈和邻居宣传保护青蛙。(一只青蛙一天要吃40-50只害虫,多达200多只,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

  六、 完成课作上的其余作业。 板书:

  13、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青蛙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

上一篇:《武松打虎》教学设计下一篇:草 一年级 教案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