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参赛说课稿(3)

2020-04-10说课稿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思路

  1、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充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并且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新课标指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 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加强了课文的朗读环节,

  以语气作为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带动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加强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等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文学积累。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创设教学情景。

  2、导入语:现代人都喜欢互赠花,大家都知道哪些,每个节日送什么样的花,如果要你送花要送什么呢?你认为不同的花代表了不同的志向和爱好要求,所以我们古代有爱梅如妻的林逋,有以菊自励的陶渊明??宋代的周敦颐最喜欢莲花,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二)诵读感知

  1、解读标题

  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章,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2、听课文录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

  3、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体会文章作者的语气。

  4、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5、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

  点拨。

  (三)品读课文

  1、学生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3、分小组谈论回答以下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和归纳

  (1)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2)这一语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明确后板书莲花的品格“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

  (3)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语句呢?

  (4)君子是怎么样的人?

  (5)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本设计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延伸拓展

  1、你如何看待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对较消极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鼓励。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我设计这一环节, 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爱莲说》中的哪一句,并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理解。

  3、让学生收集有关“荷花”的诗文作品,张贴于学习园地。

  最后做限时作业

篇四:爱莲说 说课稿 参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我是来自中文学院的XXX,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周敦颐的《爱莲说》。现在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理解

  《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文言文,单元目标: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学习这篇课文,最大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重视德行修养,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再根据对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说”这种文学体裁和作者生平;掌握 “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作手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作者洁身自好、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塑造君子人格。

  (三)、重点难点

  《爱莲说》这片课文篇幅短小,学生在多次诵读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但是对更深一层次思想内涵,要准确地把握会有些难度,而学习本篇古文,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领会文章的内涵、养成正直操守的价值观,因此我把把理解“莲”的美丽形象,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理解课文的寓意及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为本课难点。

  (下面进入教法分析)

上一篇:海燕参赛说课稿下一篇:致橡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