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说课稿2
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的新的思考,在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本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何设计和创造条件,使他们学会思考,学会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如何使用课堂内容给学生以影响,从而加强对其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本课通过学生的主动创造学习,结合个人、小组、集体的相互评价,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不断练习中,相互竞争和相互评价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教材分析:
现代篮球运动是一项活动者以各种专门的技艺为手段,以主动控制空间为目标,以主动控制为争夺焦点,以主动控制时间与速度为保证,在空间、地面交叉展开立体型攻守对抗的体育竞技运动和娱乐体育活动。而传接球是篮球运动的纽带,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有目的地转移的方法,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传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战术质量和比赛的胜负。准确巧妙的传球,能打乱对方的防御部署,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
三、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先复习传接球然后通过游戏和升华部分来巩固和提高传球能力。
2. 技能目标: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激发学生对篮球技术的学习兴趣。
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情景氛围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学会想象,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的愉悦,并在自主探索学练中体现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刻苦耐劳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接球时手的动作和脚下的协调配合。
难点:各种传接球的跑动路线和各种手法传接球的运用。
五、教学与教法
教法:在开始时运用引导法,运用游戏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来引出传球的方法。为下面学习各种新的传球方法做铺垫。然后通过复习“四角”传接球来引出各种传球的手法,然后再学习新课内容,在学习“∞”围绕传接球动作时采用示范法、实践法等来解决教学重点,利用分解、完整法和讲解画图来让他们反复观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这样难度逐渐增大,循序渐进让学生既容易掌握技术,又发展了自学能力。在后面的主体升华部分运用了游戏法、竞赛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
学法:在开始运用引导法来唤醒大家以前的.动作概念,让大家能从双手胸前传接球和四角传接球中得到启发。在学习“∞”围绕传接球动作时运用了示范法、实践法,使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练习来获得知识。在后面的主体升华部分运用了游戏法、竞赛法,能使他们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准备好上课的场地、器材,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1、身心激活阶段,采用“唯我独绣”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双手胸前传接球有利于学生对篮球的控制和传接球的技术动作都有很大的提高。让学生在游戏和双手胸前传接球不知不觉中练习球性和达到了传球热身的效果。
2、身心发展阶段:通过复习已经学习的四角传接球,让学生先建立一定的传球概念。然后通过学习“∞”围绕传接球来提高大家的传球能力。难度逐渐增大,循序渐进,学生容易理解并易于接受。在教学过程中,精讲解,多练习,巩固、提高、运用技能。
3、升华阶段:在三人和五人抢断球的练习中能充分的体现一个人的传球能力,在紧逼的情况下要能把球很好的传到对方手中,这对有些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的机会。最后在游戏中一改常规的要求,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使他们能很开心的按要求完成。
4、身心放松阶段: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放松,使学生尽快消除疲劳,达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同时放松。
七、教学反思:
整节课能流利顺畅上完,能够围绕教学目标,抓住重点,解决难点,很好的完成整堂课。但由于“∞”围绕传接球难度较大,课前高估了学生的能力,直接来上未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和条件的限制应在写教案前考虑到,尽量做到难易适当。
《体育与健康》说课稿3
一、教学指导思想
新课标提倡:‘要努力实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型学习方法之一。是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练习,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本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利用篮球行进间运球,以及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力跑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在学习中,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并在运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
二、教材分析
教材确立分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中指出:‘高中女学生身体形态特点是身体基本定型,皮下脂肪增厚,体重明星增加……呈现出富于曲线的形体;由于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喜静厌动的特点,这一时期女生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各种步伐和身体姿态的组合,如行进间运球,球操等增加综合素质,并培养审美意识’。
篮球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运动项目。利用篮球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把艺术体操中的控制和篮球运球的控制球相结合,激发女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提高篮球运球控制球的能力,在行进间运球的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意识,把视觉从运球中解放出来,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在提高阶段,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性接力‘追球跑’进一步开展合作练习。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人,全班为女生,专业是:旅游。预计该班学生身体素质中等,有篮球基础。但是篮球技术和运球控制球能力方面均较差。该班女同学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特点,尤其在组织性、纪律性方面表现比较好。
四、课的类型:
新授实践课 教学内容:篮球行进间运球 本单元共7课时 本课是第二次课
五、 教学重难点及亮点
教学重点:篮球----控制球能力的提高和运球中身体形态的练习
教学难点:控制球的能力
教学亮点:结合专业培养合作意识,热情大方
六、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 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本课的篮球练习中,在学练中提高参与的能力,向高层次迈进。
2.运动技能:在篮球运球中,100%的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到行进间的直线运球和控制球的方法;80%的学生能在行进间运球中掌握急停急起和跑动的能力及体会身体形态在练习中的优美性和自豪感。
3.身体健康::通过自主学、学中练得过程来完成一定难度、强度的练习,促进全体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
4.心理健康:学生在团结互助,积极竞争,情绪活跃的愉快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心理的充分满足,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5.社会适应能力:本课采用的合作学习模式结合学生特点,通过互帮互学,提高学习的主动创新、竞争意识及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自信心和社会适应性。
七、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集体练习、集体学习、集体纠错、个别指导中运用
2、学案导学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运用
3、口令、要领、信号提示法:强化正确的的运球技术
4、纠错与个别指导法:在共性错误与个别错误中运用
5、比赛激励法:在教学比赛中运用
6、总结评比法:表扬与鼓励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情情况,本节课主要通过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演示讲解技术动作要领和行进间运球基本知识;激励学生斗志和积极学习、不怕吃苦的精神;运用游戏教学比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方法:
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竞赛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1、集体练习法:在准备活动、诱导练习、集体学习、集体纠错等中运用
2、诱导练习法:准备活动内容结合球操练习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利用篮球运球的基本技术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纠错,在合作中提高。
4、小组探究学习法:探究行进中急停急起的运球技术
5、反复练习法
6、小组展示与小组互评
7、表演比赛法
(三)主要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之一:用整个手掌包括手心去运球,手型不对。
纠正方法:
1、强调在运球的过程中用五个指头去控制球,掌心空出的技术要领。
2、原地听口令做正确动作;3行进间听口令做正确动作;4、自我意念回放。
易犯错误之二:在运球过程中,眼睛盯着球看,视觉没有解放出来。
纠正方法:在练习运球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两人或多人一组,一人运球,另一人打出篮球裁判手势叫练习的同学在运球过程中报出来。这样运球的同学视觉就解放出来了。
易犯错误之三:在运球过程中托球跑或翻腕。
纠正方法:1、 强调在运球中,用五个手指,拍球的中后部, 不允许掌心向上托球跑。不允许拍球一次向上翻腕一次。
八、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课堂常规
反口令游戏
球操练习
引导体验
合作学习
巩固提高
收心松体
兔子舞热身
九、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2′
课堂常规---------宣布本次课任务、目标与要求----------安排见习生活动内容。
(二)准备部分 8′
1.集中注意力:反口令游戏
向口令相反的方向转身,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的状态。
2.兔子舞热身:
成四列基本体操队形单人单跳和四路纵队多人组合及全班成一路纵队在跳兔子舞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圆形的队形。
(三)基本部分 27′
1.合作体验:
1>在兔子舞圆形队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顺时针方向运球,体验行进间运球的基本动作
1)组织学生分成4组选出4个组长,引导讨论行进间运球易犯错误和怎么改进。
2)各组长自评教师点评。
2.合作学习:
1)教师讲解示范行进间运球技术,讲解 "运球"的手型和要领;
2)安排指导学生与教师配合完成"两人合作解放视觉"动作示范;
3)从手型到"运球"强调要领;
4)组织11人一组4组前后站立引导学生练习行进间运球,教师指导纠错;
师生之间的合作:课中教与学的合作《学习与指导》
教学示范的合作《球操练》
评价中合作《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放松中的合作《放松练习》
生生之间的合作: 两人之间的学练合作《相互运球,解放视觉合作》
多人之间学练合作《兔子舞》
全组之间合作《分组练习讨论》
游戏中的合作《接力跑》
3.巩固提高:
1)引导组长每组选出8名运动员教师组织完成两组运球比赛;
(四)结束部分 3′
集合放松------ 师生点评 ------回收器材------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整合点: 1、培养学习兴趣 2、解决教学重点 3、课后巩固提高
(二)整合点的解决
1、信息技术与兴趣激情的整合
导入部分利用电脑通过图片浏览、观看视频来创设教学环境,想象感受篮球场高技术运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信息技术与教学难点的整合
在解决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基础上,多给学生看一些优秀篮球运动员一些高质量的行进间运球过人变相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和练习兴趣和积极性。
3、信息技术与课后巩固学习的整合
教师利用学校内部信息网站,上传篮球比赛视频,安排体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观看。
十一、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片 标志桶4个 秒表一块
十二、预计效果: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整节课学生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运动密度35--40%.预计教学的技能目标达成: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三、教学反思:
1本课在设计上比较合理,在上课过程中遇到了左手运球的学生,在练习中对他们安排还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2本课在练习效果上学生均能掌握所学内容,练习量刚好,感觉在分层教学上做的不够,今后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