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蛤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数蛤蟆》是一节听唱课,是花城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9课第2首歌,歌曲为2/4拍,F调,是一首活泼风趣、地方色彩浓郁的儿童歌曲,是四川民歌。“花儿梅子希”是具有地方语言特点的衬词,歌曲用歌唱、算算的趣味方法赞颂了太平盛世。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求知欲浓,已经具有参与意识和交流愿望,获得新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因此,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巩固和提高音乐表现力,拓宽视野,增强多元化教育。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认识到生活给音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参与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本课以培养儿童即兴创造能力为切入点,激发儿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儿童热爱音乐的情感。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数蛤蟆》初步感受四川民歌的音乐特点。
2、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编歌词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编一编等系列活动中,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教育学生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难点:听辨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的原则,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2、启发教学法:我对学生不确定的问题给予方法和内容上的引导,进而解决教学
难点。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歌曲的体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结合“聆听”“感受”“演唱”等要素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部分,我通过谜语导入、聆听新歌、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完成。
(一)第一环节——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谜语,让学生直观的想象,从而导入新课
(二)第二环节——聆听新歌
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在欣赏过程中,要求学生随音乐哼鸣。这样,既完成了简单的发声练习,又熟悉了旋律。欣赏完后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后,我给予肯定与客观的评价,然后我进行总结。这样,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及特点。
(三)第三环节——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向学生解释难懂的句子。
2)让学生跟着琴用wu模唱,熟悉旋律。再跟琴学唱乐谱,提高学生读谱能力。
3)带词演唱。让学生跟琴试填歌词,我对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启发学生带着情感歌唱。
4)进行分组练唱、对唱、全体学生合唱。在分组练唱过程中,我将在学生中间进行单独指导,询问他们学习的难点并与学生一起解决,然后适当提问个别学生。在唱熟练歌词的情况下,我和学生一起唱旋律,并分析讨论旋律特点。最后,通过小组唱或个人唱形式进行演唱评比,提高学生演唱热情。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还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做了铺垫。
5、再次聆听,为了培养学生表现的意识和能力,我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探讨比较合适的演唱情绪。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整首歌曲的情感,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次演唱全曲。
(三)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编创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最后,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自始至终都将“聆听”放在首位,凸现音乐学科本体。但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3—6 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的要求,在完整欣赏和演唱了歌曲《数
蛤蟆》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编创两小节歌词,为歌曲伴奏,以表现这首活泼诙谐的四川民歌。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4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这是新教材修订后的新内容。教材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后安排的这个活动课,通过合作测量、计算比值、比较发现看似平常的树叶中隐藏的秘密。
先来说说我选择这个内容的想法吧。首先是我一贯的挑战心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校内公开课,我的尝试较少,记得只尝试过一次,四年级的《一亿有多大》。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准备起来相对麻烦一些,因为操作的比较多,且操作结果的不定因素更大,这更加激起了我的挑战心理,所以想再次尝试下。其次是我的好奇心理,实验教材在认识比后安排的实践活动课是《大树有多高》,而修订教材又改成了《树叶中的比》,有何区别呢?各种原因,让我选择了这一课。
原本上课的时间要早很多,由于自己的严重拖延症,一直拖到了现在。不过,也因为拖延,让我有了两次学习的机会,一次是新区小学,另一次则是黄老师带回来的录像课。两次听课,受益匪浅。
本课着力体现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教材设计了“提出问题一探索实践一回顾反思”的活动线索,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发现树叶中可能隐含着一定的规律,并通过讨论明确研究问题的方法;再组织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树叶长和宽的比值,计算比值的平均数,比较不同树叶长和宽比值的平均数等活动,发现同一种树叶长和宽的比值都接近某一个确定的数值。经历这样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又有利于学生感受数据的随机性,从中体会到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能从纷繁、无序的自然现象中发现一些规律。但是怎样比较树叶的形状,求长宽比比值的引入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只能想到比较树叶的面积(大小),根本想不到求长与宽的比,在一筹莫展之际,听到了徐建文主任的一节《认识比》,整个过程颠覆了一贯的设计,在研究求比值比糖水的甜度,比滑滑梯的陡度,比各类长方形的形状,比价钱贵、比速度快慢、比哪个图书馆拥挤,一系列比的价值的体现,让人茅塞顿开。于是我借用徐主任的想法,设计了一个《认识比》的练习课,从而向学生渗透了比可以比出图形的形状,由此为本课作好铺垫。
个人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些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叶子,谁能想到除了展现美丽,它们身上还藏着这些秘密!就如学生最后感悟的那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整个操作过程又让学生感知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是研究现象、发现规律的常用手段,测量、计算时得到有用数据的常用方法,合作交流、分享想法……过程让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对数学的热情不断提升。
所以,综合实践课,让我们上起来吧,不要让它成为摆设。虽然,课的准备是个繁杂的过程,话说为了这课,树叶被我摧残了不少,虽说同一种树叶形状相似,长宽比的比值接近,但是实际操作下来,同一个树杈上的树叶测量出来比值相差也较大,毕竟是用毫米作单位,所以课前老师要提前测量所有树叶的数据,并计算,尽量选择差距不大的树叶作为操作对象。这个过程花费了很多时间,由于自己的拖延症,错过了收集大量树叶的最好时间段——秋季,第一批树叶准备好后,发现数据不够合理,于是放弃部分树叶,重新选择,然而由于自己考虑不周,树叶没有夹平整,结果第二批树叶50%以最终上演‘变形记’收场,三次折腾后,树叶终于尘埃落定。不过,我觉得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发现数据不够合理重新选择的过程,就是对教材深入学习与理解的过程。
具体过程已经呈现在各位面前,整个教学过程还有很多处理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