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篇5
教材解读:
《10的游戏》是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内容。本节课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与10有关的加减法。
2、从实例除法,列出形如□+a=10的式子,并求加数;会从实例出发列出形如10-□=b的式子,并求缺少的减数。
3、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与10有关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和是10的加法;被减数是10的减法。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目前已经基本掌握10以内数的分拆,也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加与减以及看数射线做加减法。本节课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生动形象地体会加减法,熟练掌握与10有关的加减法。
目标定位:
本节课我安排了破译密码游戏创设情景揭示课题,之后又有投球游戏、掷双色片、小矮人喝饮料等生动地引入加减法计算。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感受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征。其中为了避免出现有的孩子吃不饱的现象,设计练习让学生寻找在加减法中存在一些小秘密,让学生自主探究规律。
策略选择:
1、用破译密码、投球游戏揭示课题,引入与10有关的游戏,激发学习热情。
2、用双色片游戏让学生自己摆一摆、翻一翻,在自主探究中体会10的各种分拆。之后配上相关加法练习,加强学生计算能力。再引导学生发现加法游戏的小秘密,发现加法中的规律。
3、用数射线、小矮人喝饮料引入10的减法,再配上相关减法练习,加强减法计算能力。让学生尝试自主发现减法中也有小秘密。
4、巩固练习,利用小火车继续加强与10有关的加减法,进一步体会10的分拆。最后设计我能行的环节,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练习设计有层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吃的学问》单元中的《食物的消化》。
一、说教材。
人摄取的食物必须通过消化器官对事物的营养成分加以消化,才能吸收养料、供养身体、维持生长发育、代谢、修补等生命活动。因此,在学习了《我们吃什么》和《怎样搭配食物》后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消化器官,懂得消化器官保健的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学生健康生活与成长十分重要。针对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需要,本课中在指导学生了解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本课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些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每天都在进行着食物的消化,对消化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和了解;陌生的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的、仔细的去探究过人体的整个消化器官,不知道各个器官的作用等。因此,本课对学生来说,充满了探究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对食物的消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并结合课标理念,我为本课设计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知道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意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事物在消化道理的运动方式。
五、说教学准备。
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准备材料有:
1、人体消化器官展板一块2、多媒体课件3、饼干4、智慧星
(在这里我十分注重材料的准备工作,因为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是科学教学成功的前提,有结构的材料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六、说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基于这些理念,我对本课的设计和学法做如下思考:
1、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2、在玩中学: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行获取信息,自我意义建构。
七、说教学过程。
《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在这理念的指导下,我为本课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游戏导入,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让学生当场吃一块饼干,体会饼干在自己体内的“旅行”过程,并用突围并茂的方式展示出来。这一活动学生是相当感兴趣的,因为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此时,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开始进入到上课的状态中来了。
2、自主学习,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首先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饼干在自己体内的“旅行”过程,并说说理由。这个环节是个开放性的环节,应该让学生大胆的说,尽可能多的说,这样可以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前概念,为接下来的概念教学做好铺垫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好的了解本版的实际情况,以便接下来应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交流中,由于学生的已有经验的欠缺,他们的答案各不相同,因此,他们急需知道一种正确的答案,当学生拥有了这样的心里之后,就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真正达到了明主高效的理念。
接下来,教师就应发挥好引领的角色了,教师出示正确的“食物消化过程”展板,让学生根据这块展板,以组为单位,学习是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这个环节是教师引领学生从个体研究走向集体研究的环节,正确的指导和引领能有效的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自我意义建构。
最后一个环节,科学上称为“回头再来看一看“的环节,这其实就是对科学概念的巩固环节,我让学生根据刚才建构的科学概念来检验自己的已有经验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消除学生前概念所具有的顽固性,同时也是新概念得到了正迁移。
3、建立模型,认识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
先让学生说说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运动方式,可能学生会说食物是掉下去的,我会让学生当场表演睡着吃食物,或倒立吃食物,进行对比实验。这种现场用实验证明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的严谨性。
在猜测之后,在用学生自己带来的材料建立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运动模型。在亲身的体验后,知道蠕动是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
本环节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探究,自行获取信息,自我意义建构。
4、巩固运用,意识到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饮食习惯,并让学生利用今天所学来对其他同学的饮食习惯进行分析和指正。这其实就是对本课知识的巩固训练,学生评价的好坏可以看出学生本课学习的好坏,因此,我们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八、说教学评价。
1、对于学生提出的探究方法应给予肯定,对能提出多种探究方法的学生应给予赞赏。
2、板书的版面设计合理,能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结构图。
3、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