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 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1、出示例5:
(1) 读题
(2) 分组准备,讨论。
(3) 说出结果。 0.3元=0.30元
(4) 为什么?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 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 学生自主填空。
(2) 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 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五、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 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 3.16=( ) 10=( )
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六、巩固练习
练习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习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说课稿 篇3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特征、表面积计算以及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其表面积发生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几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是《问题解决》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把这一教学内容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意图是通过这种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计算中的最优策略以及组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最优策略。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教材创设包装的情景,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更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熟练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能准确、迅速的计算出单一物体的棱长、表面积、体积,掌握了由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发生的变化。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过生日时都得到过生日礼物,也曾经为同伴或家人准备过礼物,接触过礼品的包装,知道包装纸的大小不仅与价格有关,也能清楚地意识到用包装纸包装起来的部分就是物体的表面积。
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学习方式的研究
学生在探究由4个至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对于方法的多样化与策略的最优化可能存在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到由4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的六种拼摆方法,但思维无序,对于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存在困难,因此以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进行研究,同伴之间相互补充,共同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有序性。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应当是本课内容的最佳路径,学生可以在小组学习中充分体现解决拼摆方法的多样化,对于策略的最优化,存在更大的困难,这时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全班学生通过比较六种拼摆、叠放方法,得到最相近的两种方法(即六个大面重叠或四个大面四个中面重叠),引发争论,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计算、说理推导、比较数值等多种方法结合具体事物,得到最优策略。
【学习目标】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的长方体叠放的方法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解决包装中的相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说明】
在设计本课教学方式上,创设小丁丁过生日,小胖、小亚为他准备礼物的情境,理解用包装纸包装与物体的表面积有着密切的联系,揭示本课所研究的数学问题是物体的表面积。新授部分设计了三个活动:对于两盒巧克力的包装方法,在学生思考的前提下,以个人独立操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先研究包装的方案即方法多样化,再探究节省包装纸的问题即策略最优化,使部分学生初步意识到重叠的面积越大,包装的面积越小。对于难度最大的四盒相同磁带盒的包装,以两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不仅要摆放出包装方案,还要对这些包装方案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找到最优策略。四盒磁带的包装分三部分进行,首先探究有多少种包装方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包装方案,但在方案的种类上有所差别,在总结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六种方案得到最优方案;因为学生研究的对象不同,在最佳方案上会引发争执,这就开展了第三层次的研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最佳方案上的差异,力争使一部分学生体会到棱的大小关系决定了方案的选择。
总之,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