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3)

2021-06-13说课稿

说课稿 篇3

  1、“电磁感应”是在第三册“电流的磁效应”和第五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后进行的教学,使学生对“电与磁相互作用的内容”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具有承前的作用,是知识的自然延续;“电磁感应”为以后学习发电机的内容打下理论基础,并为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提供前置知识,具有启后作用。

  2、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发现,为电能的大规模应用创造了条件,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近二年半自然科学的学习,已具备了电、磁的初步知识,知道了电能产生磁和磁场对电流的有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也初步具备了电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初步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理性思维的能力还不强,在分析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知道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能描述电磁感应现象,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列举影响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和影响电流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2、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培养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性和求知欲。

  2、培养实事求是记录实验现象的态度。

  3、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难点:

  1、对“切割磁感应线”的理解。

教学策略:

  1、变演示实验为演示与学生随堂实验并进。

  2、采用实验探究法。

  3、辅助于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实验设计

  实验观察

  归纳

  交流

  实验设计

  实验观察

  归纳

  交流

  新问题提出

一、情景创设:

  1、多媒体播放“电的使用”问题产生(电从何来)

  学生提出猜想:(电池?发电机?摩擦起电?)

  2、复习电流产生的磁场(奥斯特)导引学生猜想,问题2能用磁场产生电流吗?

二、设计、操作实验并交流结果

  (教师引导实验设计、操作)演示实验与学生随堂实验同时进行。

  交流实验结果(1):能用磁场产生电流。

  问题3:利用磁场产生电流是否需要条件;(学生提出假设:“要”或“不要”)

  实验条件控制:

  (1)闭合或断开电路

  (2)不同方向移动导线(与磁感应线垂直、斜、平行)

  交流结果

  (1)电路断开不能产生电;导线运动方向与磁感应线方向平行不能产生电流。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需要条件。

  阅读课文,描述电磁感应现象,

  难点解释: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重点演示切割和没有切割。

  学生列举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一部分、切割)

  (补充指出如果电路没有闭合,导体两端会产生感生电压)

  问题4: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师提示考虑因素(磁场方向与导线切割方向)

  学生自已设计实验、操作。

  交流结果

  (2)感就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应线方向有关。

  小结: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而为发电机的发明打下了理论基础,使人们对电的大规模利用成了可能。

  学生交流对电磁感应的看法。(现象、条件、结果、应用、体会等)

  提出思考题:电磁感应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互相交流、并阅读课本)

  作业:

  1、配套练习相关作业。

  2、完成调查报告:电在我家中

说课稿 篇4

  “分数应用题、例4”是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教科书第68—69页例4、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十七的第1,2题。下面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引入,自然是恰当地对学生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增强了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目标分析

  根据节课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目标:

  1、使学生认识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用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使学生认识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难点为学会用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一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注意突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变“教学”为“导学”,利用演示文稿课件,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我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谈话:有关祝寿语引入,关于我国的珍稀野生动物,你们知道多少?知道野生丹顶鹤吗?它们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受到特殊的保护,下面出示的就是有关他们的一些资料。

  (二)探索知识

  1、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

  (2)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尝试画线段图,同桌二人交流,修改。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应逐步画出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小组讨论。

  ①这道题中,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

  ②根据题中的条件,怎样求我国的只数?其他国家的只数呢?

  ③根据题中的条件,怎样求其他国家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怎样求其他国家的只数?

  (5)讨论以后,学生尝试独自解答,教师注意与有困难的学生交流。

  (6)学生汇报解题思路,说解题方法,课件出示相应的解法。

  3000-3000×1/6 3000×(1-1/6)

  =3000-500 =3000×5/6

  =2500(只) =2500(只)

  (7)同桌小组讨论: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8)根据学生反馈发言,教师小结。

  区别: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我国的只数,再求剩下的只数,也就是其他国家的只数;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其他国家的只数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再求总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只,即为其他国家的只数。

  联系:都是把总只数看作单位“1”,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

  2、引入旅游景地:九寨沟;复习知识

  成都金秋旅行社,原来每人900元,现在比原来降低1/9,现在每人多少元?

  四川圆梦旅行社,原来每人的700元,现在比原来提高1/10,现在每人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二人互相说解题思路,相互批改。

  3、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同学们通过画线段图,理解重点句,合作讨论等方法,掌握了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了分析、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能力。

  4、知识应用

  有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3/10米,第二根用去 7/10。哪一根剩下的部分长一些?

  5、课外拓展

  说一说全世界上一些频临灭绝野生物种有哪一些?

  (三)课堂总结。

上一篇:说课稿模板集锦7篇下一篇: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