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3)

2021-06-13说课稿

说课稿 篇5

  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四课《轮轴的秘密》,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轮轴有什么作用;二是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轮轴这种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但对轮轴的概念和省力现象的理性分析是缺乏的。所以本课从回忆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水龙头开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观察水龙头的构造上来,从而了解了什么是轮轴。接着教材通过组装一个轮轴的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通过本课教学力求达到如下目标:科学概念(知道什么是轮轴和轮轴能省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的层层推进探究轮轴是能省力的且轮越大越省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体会和感悟轮轴是如何省力的,知道游戏中也含有科学道理)。

  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经历轮轴的研究过程,建立轮轴的完整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的原理。

  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我做了以下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每组):1盒钩码(系线)、2套不同的轮轴装置、2把螺丝刀、2瓶水(系线)、2张记录表。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1套、教学课件、水龙头2个、2套轮轴装置。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教法学法是

  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诱导法、总结概括法

  学法:动手实验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感受到轮轴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深入探究,揭发秘密

  动手实践,体验真理

  拓展整理,总结新课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2个实物水龙头,让学生分别拧开,让他们体会两次活动的感受,学生发现第二次拧比较容易,经过观察发现原来在水龙头上加上这样的东西手容易用力,很轻松就拧开了,紧接着给同学们介绍水龙头这部分是轮,这是轴。进而揭示轮轴定义:我们把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由此进入新课《轮轴的秘密》。 (通过实物展示法、概括法让学生初步认识轮轴的定义,并且知道轮轴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亲身体验法,感受到轮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深入探究,揭发秘密

  出示轮轴装置,让学生认识轮轴的各部分名称,如果在轴上挂一定数量的钩码作为阻力,轮上挂钩码看成用力的大小,那么在轴上挂3个钩码,轮上挂几个能够使轮轴处于平衡状态?学生开始猜测,按照学生所说做相应的演示,直至轮轴平衡。如果在轴上挂6个、9个甚至更多钩码,轴上应挂几个?让学生将猜测结果填入试验单一,为了验证猜测学生提出做实验,经小组讨论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开始试验。实验发现每次轮轴平衡时轴上钩码总比轮上的多,以此得出轴上用力比较省力的试验结论。

  紧接着老师又拿出另一套轮轴装置,让学生仔细观察两套装置,发现两个轴的大小相同,轮的大小不一样。如果阻力一样,两套装置的用力一样吗?学生说不一样,是这样吗?你们想怎样证明,生提出作对比试验,并提出试验时应注意的变量与不变量。为实验更准确,结论更有说服力还提出了多次试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通过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轴大小一样时,论越大越省力。(此环节通过讨论法、对比实验法、观察分析数据法小组共同合作得出轮轴是个省力的装置,应用轮轴工作起来更方便,且轴大小一样时,轮越大越省力,让学生知道选择工具时应择优。)

  (三)动手实践,体验真理

  ( 课件出示螺丝刀)螺丝刀是轮轴吗?哪个是轮?哪个是轴?学生举出拧螺丝的例子说明螺丝刀是轮轴,刀柄为轮,金属部分为轴。老师给予肯定 :螺丝刀的确是轮轴,只不过它的轮和轴为了人们使用的方便变长了。 想不想玩 “吊水瓶”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游戏让学生再次理解轮轴的定义。老师向大家推荐两种玩法!第一种玩法是把水瓶系在螺丝刀的轴上,转动轮,把水吊起来。第二种玩法是把水瓶系在轮上,转动轴,把水吊起来。学生提出玩时的注意事项,老师提出两个要求:第一,每位同学每种玩法都要玩一次!第二,吊水时必须把水瓶口吊到与桌面基本相平为止。 游戏后学生发现第一种玩法比较省力,并应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这个游戏就是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学生在游戏中又一次体验到轮轴省力,深刻认识到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感知知识来源生活,应用生活。)

  (四)拓展整理,总结新课

  (出示组合式水龙头)为什么加了这个东西,水龙头就能够轻松的拧开?学生们通过本课所学知识,知道了这就是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加上轮,在轮上用力更省力。 这就是轮轴的秘密,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物品应用了轮轴原理,让学生找到他们的轮与轴。(联系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奥秘,从而喜欢科学,喜欢探究。)

  四:说作业

  生活当中的轮轴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一找,并思考这些轮轴帮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科学,学会用科学道理解释生活现象)

  五:板书设计

  轮轴的秘密

  轮上用力比较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板书图文并茂,简洁,重点难点突出,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真诚的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6

  《水面的秘密》是青岛版科学五四制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科学》中的第三课,本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等活动,发现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并通过进一步研究,知道水的表面张力是有限度的,了解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的现象,并对其他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做初步探究。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实践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操作的习惯,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孩子们从小就喜欢戏水、玩水,从中认识了水的性质,了解了水的特性,知道水有浮力。体验到了有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还有的孩子玩过吹泡泡的游戏,但很少有孩子想过,吹起的泡泡为什么都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同样的问题是,虽然学生对水有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但对水的表面张力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

  因此,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了解水的表面张力概念;知道水的表面张力有限度,了解自然界、生活中的张力现象及应用;了解其他液体也有表面张力的现象。

  能力目标:能针对水面现象提出问题;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并善于思考;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我精心准备了以下分组实验材料:

  分组实验材料:

  铁盘10个、方形塑料杯10个、回形针100个、硬币10枚、玻璃球60个、木块1块、食用油3杯、牛奶3杯、果汁3杯、笔1支、抹布10块、实验记录单1张。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五个环节,并做了如下设计:

  环节一:游戏导入,初识水的表面张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对于刚接触科学学习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水的表面张力概念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因此本课开始时,我通过“水中玩回形针”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回形针停留在水面上的样子,让学生初步认识表面张力的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并引出课题。

  环节二:深入探究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引出张力概念。

  本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一个是“硬币装水实验”,另一个是“在装满水的杯中放玻璃球实验”。在“硬币装水实验”中,先让学生滴一滴水,观察水表面的样子,再滴满水观察水表面的样子,这样设计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水面的变化,感受水的表面张力。“在装满水的杯中放玻璃球实验”也是同样道理。这两个实验将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水的表面好像有一层薄膜一样,包裹着水,并为引出水的表面张力概念做铺垫。

  环节三: 认识水的表面张力是有限度的,容易被破坏。

  为了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水的表面张力是一种非常轻小的力,是有限度的。我特地设计了继续往硬币上滴水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发现,硬币上的水太满就承受不住,会溢出来。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的表面张力是有限度的,进一步认识到回形针不能停留在水面上的原因是破坏了水的表面张力。

  环节四:了解自然界中、生活中张力的现象及应用。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水的表面张力现象,这一环节给了学生畅所欲言的好机会。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图片“蜘蛛和苹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滴之所以半球形状,与表面张力有关,为学生交流生活中的.经验提供铺垫。在学生交流已有的认知后,通过课件展示荷叶的露珠、小孩挂泪珠、水黾等图片为学生做有益补充。再次总结提升,同时,课件出示:水的表面张力的应用资料,将学生对表面张力的认识提升一层,知道水的表面张力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帮助。

  环节五:了解其他液体也有表面张力现象。

  在学生认识到水有表面张力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我特地设计了“探究其他液体也有表面张力现象。”这一环节。为学生准备牛奶、果汁、食用油三种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其他液体,开阔学生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探究,认识到其他液体也是有表面张力现象的。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探究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上一篇:有关小学体育说课稿3篇下一篇:有关说课稿集合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