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2)

2021-06-13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的化简》。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比的化简》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不同,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

  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谈话法、讨论法、设疑诱导等教法展开教学。

  学法分析:

  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的,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做课堂的主人,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比可以化简,观察、发现的学习方式找到比的基本性质,小组合作交流得出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旧知

  教师出示复习题,学生自主完成

  ①比较分数的大小:4/6 ○ 12/18 ○ 60/90 ②比较商的大小:0.5÷0.7 ○ 5÷7 ○ 50÷70 ③求比值:12:32 2.1:7 10:5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以上问题?(①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成最简分数②运用商不变性质③运用比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设疑导入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两种按不同比例(A:30g奶粉、180g水

  B:45g奶粉、270g水)调配的牛奶

  ①请学生品尝牛奶,比较味道差异。(一样)

  ②味道是否一样,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呢?(求奶粉和水的比的比值)

  ③学生尝试求两种牛奶的调配比值。

  30:180 = 30÷180 = 1/6 45:270 = 45/770 = 1/6 比的比值都是1/6,也就是说,三个杯子中的蜂蜜与水的比其实都是1:6,所以两杯牛奶是一个味。(式子后板书:1:6)

  30:180 = 30÷180 = 1/6 = 1:6 45:270 = 45/770 = 1/6 = 1:6 看来30:180 = 1:6 ,45:270 = 1:6,这是怎么回事?今天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相等的比

  30:180 = 1:6 ,12:32 = 3:8 观察、比较相等的比,你发现了什么?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你还能写出一组相等的比吗?(学生尝试)

  2、化简比

  ①心里回忆刚才30:180是如何变成1:6,12:32是如何变成3:8的。

  ②试用自己的方法化简下列比:(学生分组完成)

  24:42 (分数基本性质)

  0.7:0.8(比的基本性质)

  2/5 :1/4 (分数、除法、比之间关系)

  ③学生谈化简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④观察化简结果,发现什么?

  a.比的前项、后项只有公因数1(是互质数)。

  得到:比的前项、后项只有公因数1(是互质数),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b.结果有两种形式:比的形式和分数表现形式。

  注:分数形式要加以说明不能是带分数。

  ⑤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果,教师作出评价)

  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可以相同,但结果不同,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即使写成分数形式也读作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和小数。

  三、训练巩固及延伸

  1.化简下面各比。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并说说化简过程。

  12:36 0.24:0.6 3/4:1/2 1:2/3 2.判断正误,有错就改

  ①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②比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现,读作几分之几.()

  ③8:2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4.()

  ④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转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过程,就是比的化简。()

  3.扩展练习

  ①大小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试求它们的直径之比,周长之比和面积之比分别是多少?(直径比3:2 周长比3:2 面积比9:4 )

  ②杨树的棵数是柳树棵数的20%,求杨树的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是多少?(20%:1=1:5)

  四、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教师补充说明。

  五、作业布置

  学习与评价第六章第3课时。

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执教的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第68--69页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练习课,其内容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二、说目标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教材、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根据新课程三维目标,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弄清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准确、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教学难点是: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

三、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小学计算教学的规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我创设了设疑诱导法、探索发现法、游戏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四、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本课,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拓展练习,展翅高飞。

  我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握手游戏,旨在复习本课内容,发展学有余力的同学的思维,使之展翅高飞。

  (四)、课堂总结,交流评价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因此,我设计了两道自我评价题:1、你对这节课的表现是2、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这两点评价既是对学生本节课所掌握知识进行了解,也是对学生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与人合作精神进行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上一篇:关于数学说课稿4篇下一篇:关于数学平均数说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