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方的语文说课稿
篇一:《前方》说课稿
各位老师:
晚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曹文轩先生写的《前方》,这篇课文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中的“乡关何处”这个版块。这个专题通过古今中外有关家园的文本来表现“家园之思”这一永恒的主题,而这个板块重在指出家园不仅指故乡,还指向祖国与精神意义上的皈依,是人生命的确证。《前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非常契合这一点,对阐释本专题的人文内涵有重要作用。同时这篇课文在体裁上是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兼有摄影和散文的审美特点。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具有重要意义。
我所准备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摄影散文,二是这篇文章的语句往往兼有实指意义和虚指含义,布满了浓郁的思辨色彩,所以我确立了两个教学目标:第一,是让学生了解摄影散文,并知道其特点;第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理解关键的字词句,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简单来说,就是导入新课、了解体裁,研读文本、探究疑难,总结全文,感悟升华。也就是说我将从摄影散文的特点入手,梳理文章的基本思路,抓住三个关键词、三个核心观点,多层次多角度地让学生讨论分析,教师适时点拨,生成丰富的课程意义。
第一个环节,我先会请学生谈谈对印度的印象,并展示课文照片,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这张照片的理解、感悟和联想。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能力。由此引入到曹文轩先生写的这篇文章。之后,再介绍摄影散文的基本特点,让学生能对其有初步的概念。
第二个环节,是我教学的主要过程,也是教学重点。首先,我会让学生较快速地阅读全文,并让他们对文章内容进行划分。这既可以锻炼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形成对文章的初步印象。然后,在学生大概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逐步引导学生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人离家的原因、人在旅途的情状以及人的悲剧性实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讨论分析,大胆发言,培养学生探究疑难,合作学习的能力。而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能让学生较好地一步一步深入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三个环节,也是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带领学生回顾总结这篇文章的三个关键词、三个核心句,巩固所学。
我的板书设计主要为第二环节的教学服务。
篇二:《前方》说课稿好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中学 牛丽飞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前方》
一、教材
《前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必修一语文,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的第二板块——乡关何处。第二板块是第一板块——飘泊的旅人的延伸和拓展,其中的“家”已不仅是指故乡,还指祖国与精神意义上的皈依。
二 、目标
专题要求及文本特点教材分析中已有说明
学生情况:我们的学生生在长在山青水秀,风光秀美的山区,从不缺少大自然美的沐浴,但也因为经济落后,孩子们对这种美的高科技的表达手段较为陌生。
根据专题要求、文本特点及自己所带学生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说法的具体运用。
②理解文中哲理性语句的含义,把握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同学、老师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与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善于发现美、思考美、表达美。
②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感悟精神家园对人精神的滋养。
学生第一次接触摄影散文这种文体,文章立意又与常见的思乡类文章大有不同,所以我把掌握摄影散文的特点,理解“精神家园”的内涵作为重难点。
三、方法
1、先谈学法。遵循“学本教育”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体做法:
① 自主动手查阅资料
② 朗读,可以增强学生语感,帮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③圈点、批注,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阅读、自觉筛选关键词、主要信息的动手习惯。 ④合作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与同伴进行思维交换,增强合作能力。 ⑤展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进而增强自信。
2、教法
遵循“学本教育”理念,我确定教法的指导思想为“突出学生,突出自学,突出学习力,突出发展力”
具体做法是:
① 情景设置,
② 问题引领,
③ 点拨,
四、教学过程
根据我校“80分钟翻转大课堂”模式,“六步四循环”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以下七个环节。
(一)导入
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及音乐,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摄影散文的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应用。
2、理解文中哲理性语句,把握主旨。
3、深刻体会“精神家园”的内涵。
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一一对应的,但呈现给学生的时候要简洁明了。
(三)出示问题组
出示问题组一:文体特点
1. 查阅资料了解摄影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读课文,说说说说这些特点在文中体现在哪些地方?
此问题组设计在于让学生先查资料得到理论依据,再以本文为例,深入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落实目标1。
点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意识。
出示问题组二:梳理思路,体会写作手法;品味句子思辨色彩,把握主旨
1. 在上组问题中,同学们明白摄影散文是将视觉的`直观性和散文可以自由联想结合起来,那么作者在前方中是怎样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呢?
2. 同学们说文章的思路是作者由画面到联想到对人生的思考再到画面,那么这幅画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呢?你是否能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并且谈谈其中的含义呢?
3. 作者的立意到底是什么呢?这与我们在第一板块中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 此问题组中三个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在于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思路的前提下,聚焦重点,体会思辨性句子的深刻含义,从而把握文章主旨:“家”之精神家园,人们苦苦追寻的是精神归宿。以及体会作者反弹琵琶式的立意特点,落实目标2和目标3。
(四)质疑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查漏补缺,看看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是否还有疑惑,让学生提问题。如果学生没问题,根据教学需要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发难。这节课我的预设问题是:文章结尾处照应开头,进一步引发了读者的思索,仿佛给人留下了永久的回味。那么同学们,你对结尾段“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作何理解呢?
此问题在于让学生从文本走出,根据学生成长经历以及自身的性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五)拓展训练
给出一幅图,让学生展开联想写出自己的思考。
此环节为深化目标而设,突出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六)回应目标,小结收获,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七)作业
为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体现到实践中去,作业环节我的设计为:
请同学们用一周的课余时间,留意身边的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物,定格片段作以记录。
板书设计
【关于前方的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5.《前方》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