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2)

2021-06-13说课稿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教材简介:

  《陋室铭》是一篇优美抒情散文,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写陋室不陋,表达作者不慕名利、高洁傲岸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全文共有九句,寥寥81字,以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流传百世。

  课文所在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陋室铭》是人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短文两则》中的一则,第五单元为文言文单元。本单元大多数要求全部背诵,背诵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练好诵读这个基本功,并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课文在课堂上要达到基本成诵。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工具阅读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历史背景,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并背诵全文。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4、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优美,节奏鲜明,读起来有音乐美把形式多样的朗读及当堂背诵定位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把理解短文的情感及寓意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对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初二学生很有现实意义。

  5、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很容易感受到文章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取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主动诵读。

  2、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制定的学习方法和活动有:

  1)诵读法: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提问法:一对一翻译课文,利用多媒体串联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探究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解决重难点问题

  4)练习法:仿照“铭”这种文体,写一篇铭文。

三、说教法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据此,依照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突出诵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法。

  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诵读。突出诵读并不是一味地读来读去,而是要注重指导诵读的方法,突出层次,由易到难诵读全文,力求达到诵读的三种境界:一是读得准确。二是读出节奏。三是读出感情。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教学法。

  力求创设一种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3、模仿创新,以读促写的教学法。

  对初二学生来说,写作还处在模仿阶段,所以该课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四、教学流程

  1、故事导入:以刘禹锡的故事导入新课,也就是《陋室铭》的写作背景。

  2、解题:明确题目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

  3、诵读:学生先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再以竞赛的形式找个别学生单独朗读,提醒学生朗读中应注意的问,给出朗读的节奏划分及要求,然后全班同学按要求朗读齐读,最后听朗读录音,比较自己朗读中的不足之处。

  4、疏通文意:此程序的设计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词句,养成随时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先请学生找出重点文言字词并解释,然后试着说出每句话的大概意思,然后再由老师给予纠正。

  5、教师设疑,学生回答。

  针对课文我设了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

  3)反问句“何陋之有”照应上文哪句?

  4)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6、分析文章,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由学生抢答,答出文章的写作方法。

  7、主旨探究,小组讨论

  1)陋室真的陋吗?为什么?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的?

  2)作者写陋室用意何在?(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8、小结文章整体结构,学生齐背课文。

  9、拓展练笔

  仿《陋室铭》的文体,练习写一篇《XX铭》的文章,可写文言文,也可用现代文。同时给一篇范文,启发学生思路。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穷人》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

  这篇课文主要讲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淦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并从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理解桑娜的矛盾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二、说教学思路及教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桑娜抱回孩子和渔夫同意抱养孩子的部分。

  上课开始,引导学生回顾旧知:通过两个问题:“这篇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回顾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之间进一步明确课文思路及桑娜一家的贫穷,为引出下文和理解下文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十分强调“感悟”,强调悟性的培养,强调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悟读”需要支架,所以教学这部分内容是我所抓的支架就是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描写和渔夫提出抱养孩子的语言描写。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悟读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的:

  首先让学生通过课件出示的“学习向导”,明确了学习的方法,“找一找后品读”。待学生找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后,重点指导学生品读了两处句子。

  第一个句子是“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指名读后,让学生围绕这句话提一个问题,“桑娜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觉得非这做不可?”然后小组交流解决。让学生明白桑娜抱回孩子并不为什么,完全是发自桑娜淳朴善良的本质。并让学生读出这种体会。设计意图是使阅读更加自主,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第二个句子是

  “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首先让学生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然后让一位同学试着有感情地把这些语句朗读给大家听。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评读的方式,加深了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同时,指导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了学生语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这一处的心理活动描写有了更完整的认识和更加深入的体会,

  学生明白了桑娜哪些有担心、害怕、坚定的复杂心情及这些心情产生的根本原因----桑娜一家很穷。 再一次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并

  要求学生读出桑娜紧张、担心、害怕、后悔到下定决心的心理变化。学生自由练读后,再次指名读,教师加以评价。使朗读经历了由“初读到品读到感情朗读“的过程。通过悟读,进一步体会到了桑娜善良的美好心灵。

  我又是这样引导学生悟读描写渔夫语言的句子的:

  首先让学生找一找能够体现渔夫善良品质的句子。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个句子的含义。把思维的方向指向关键词

  “熬”,让学生思考“熬”字还可以换成什么,为什么用“熬”不用别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了一个“熬”字,表明了渔夫收养孤儿的决心。通过这个熬,让学生想象将来渔夫和桑娜的生活将怎样?(生命受到威胁,流落街头。)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再读一读渔夫说这句话时的动作、神态。让学生围绕描写渔夫神态的语句提问,(想一想渔夫严肃什么?忧虑什么?)再一次地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接下来,又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分角色朗读后,在全班内评读,在评读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在课文结束的时候,引导学生谈学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最大收获,

  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学习穷人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并付诸于实际行动;

  同时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即通过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待学生谈完感受,教师也交流了自己的感受,主要目的是通过一段富有哲理性的话,使学生受到人生启迪。

  这一新型的家庭作业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三项作业的设计均于本课的主题思想有关,意在于通过灵活的作业形式,使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加强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上一篇:《江南》精品说课稿下一篇:关于高一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