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说课稿(2)

2018-08-15说课稿

教学过程:

一、情境质疑,直观理解。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从形到数的抽象过程,体现算法多样化。 分两个环节进行。

  1、情境质疑,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1,质疑: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3+3+3=12,4+4+4=12,34=12

  2、再次质疑,理解方法。

  出示情境2,再次质质疑。质疑::你能结合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汇报,说说为什么?以明确计算方法,并进行报分类板书: 抽象

  3+3+3+2= 33+2= 3+3+3+3-1= 43-1=

二、动手操作,理解算式的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摆图形。经历从情境图到直观图的抽象过程。 指导学生以四人小组按老师给出的算式摆出图形,进一步理解算式的意义,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具体分两个层摆图形。

  第一层次: 3+3+3+2= 33+2= 42+3=

  第二层次: 3+3+3+3-1= 43-1=

三、抽象算式,勾通算式之间的联系。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3+3+3+2= 33+2= 3+3+3+3-1= 43-1=

  2、小结揭示课题:我们以前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 假设这里放一个,算完后减去。(假设小熊没有把玉米掰走) = = 11(个)

  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板书)

四、运用转化,引导讨论,找到记忆两句相邻口诀的方法。

  1、计算:52 + 5= 53 5=

  2、观察思考:52 + 5=35= 15 53 - 5 = 25= 10 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并汇报,找到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

  3、质疑:如果我知道54=20,但记不清55=?怎么办?

  4、练习:42 + 4 = 4 ( )= 12 33 + 3 = 3 ( )=( ) 43 - 4 = 4 ( )= 8 34 3 = 3 ( )=( )

  5、小结:这里运用转化思想,找到了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就为理解和教学6、7、8、9的乘法口诀和学生口诀记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是降低了学生记忆口诀的难度。

上一篇: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说课稿下一篇:人教版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