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舍身台
[明]戚继光
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临意若何?
指点封疆余独感,萧疏鬓发为谁皤?
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掬流泉己自明。
多。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
【注】
①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舍身台”在河北遵化。
②封疆:诗中指边界。
③皤:白。
④胡饼:即烧饼,指干粮。
⑤列鼎:列鼎而食,指权门的豪华生活;调和:菜肴的味道。
(1)本诗前三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诗的前三联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国为民尽心竭力的爱国将军(将领)形象。(1分)向来立志为国“舍身”;不顾鬓发“萧疏”斑白来为国保护“封疆”(镇守边关);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3分,一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2)本诗后四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使用对比手法。(1分)将眼前将士们风餐路宿的艰苦生活(吃着只有用剑才能分开的烧饼,喝着凉凉的山泉,就感到很满足了)与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品尝着山珍海味,还嫌不够味)进行对比(1分),表达了对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的不满(批判、讽刺)(1分)。
(或:虚实对比,实写眼前将士们风餐路宿的艰苦生活,虚写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如果答“虚实结合”并有分析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