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您在天堂过得好吗,父亲?伫立在窗前,凝视那窗外,窗外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父亲已离开我们三年了!每想到此,我泪眼朦胧。
多少次在梦中与您相遇,您的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的眼前,但能够见到的只是您那熟悉的背影,您终究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我仍然能够感到您就在我的身边,从来就不曾走远……暮然惊醒,泪水打湿了枕边,辗转难眠。莫非您在九泉之下,还有未了的担忧和牵挂吗?
父亲啊,您为什么走得那么匆忙,我们多么希望你您那匆忙的脚步能够减缓!难道亲人的期盼和呼喊也不能挡住您那向前匆忙的步伐吗?弥留之际,您还是无声无息地走了,像是睡着了,嘴边流露出一丝微笑、一点祥和。但我们的心却是冰凉的,空空荡荡,好像生命之中正在缺失了什么。跪在父亲的床前,望着床上已经熟睡的父亲,泪在流、心已碎!
父亲自农村中走来,年少时家境贫寒。作为老大,您上有二老、兄妹四人,下有子女四个。为了生存和责任,16岁的您不得不负起家庭的重担。年少的您在那个疯狂落后的时代四处奔波、磨炼出您别于常人的意志和鉴别力。您宽广的胸怀和理智至今仍深印在我的脑海,影响着我坚强地一路向前,绝不退缩;您的坚韧和不屈至今仍激励着我们勇敢地面对现实的磨难;因为劳累,岁月的沧桑过早地刻上了您的额头,您逐渐苍老;但您是慈善的、开心的、心里是充实和富有的。您和母亲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拉扯到大,生前您从没有过畏畏缩缩,一直善于健谈、乐观豁达,直到你弥留之际……
父亲啊,您把那博大、厚重、如山似海的父爱在悄无声息中静静地、默默地给了我们,滋润和呵护着我们,而我仍混然不觉,直到您检查出重症快要离去时懵懂的的我才清醒,但为时已晚。往事如烟,风吹过已了无痕迹,脑海中留下的只是您模糊的身影。那年我到外地求学,您拖着体弱瘦小的身躯,一路颠跛来到这个大江边的城市。望着这大江东去,您的感慨没有表露出来,但我隐约地感觉到您的眼眸中闪出了一点期望。直到在您离去前的一、两年,您提出准备和朋友一起顺长江三峡碾转到北京旅游,我才懂了多年前您的那点期望啊!是啊,您是该轻松一下了,毕境儿女已经成人了。而您因家中琐事一拖再拖,我知道您是为了不再增加子女的负担,直到您病发……我懊悔到现在,深深自责和内疚。是啊,您劳累一生,临别前您的这点希望都没有实现……
在那个地动山摇的20xx,您病重了!纵然如此,您那瘦削的面庞依然挂满笑脸。我知道,您是为了不引起我们的伤感和担心,自己把痛苦担待。对于亲人的关心、照顾,您总说不碍事的,人总有一死,没什么大不了的。每天您出门离开我们,是为了不引起我们的担忧和伤感,流露出的总是那种淡然和坚定。病魔不断地侵蚀您那执着不倒的身躯,在最后的时刻,面对剧痛,您都没有吭过一声,没有喊过一声痛啊!只是紧锁眉头,铮铮铁汉……。从此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少了您哪熟悉的容颜!自此,我认识了生命之脆弱,感悟了生死一瞬间。
父亲已随那清风而去,化作了一片白云,从此,我们再也不能见到您的身影,再也不能听到您的声音。风霜雪雨已经淡化了您的面容,您那如山似海的爱已无声!从此,尘世中少了一个身影,多了一双泪水弥漫的眼……
一束鲜花,一盘供果,跪在父亲的坟前,这薄薄的黄土隔开了两个世界。阴阳相隔,从此我们再不能相见;任凛冽刺骨如刀的寒风划过我的脸,在这青山环抱的山岗上,小溪环绕、沧海桑田、岁月如梭;父亲啊!您在那边还好吗?黄泉路上的风吹雨打是否让您增添更多的白发?不知道在这严冬里,您是否有足够的衣被抵御这凛冽寒风的侵袭?四季更替您是否增减衣裳?在那边您是否过得舒心和安康?此时此刻您能够感觉到亲人的到来和祈祷吗?
父亲啊,您在天堂还好吗?
父亲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父亲今年66岁了。身板还很硬朗,是一位退休教师。今年是退休后的第十个年头。
别人都说:“您退休了一个月四千多块钱的工资,用不完的钱啊,不需要再干活了!”可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的一生都是这样,似乎只有忙得团团转,才是他的常态。他退休了工资算比较高的,一般行政事业单位退休金都比较高,而他的工龄也不低,再加上现在年年涨工资,他的工资近年呈井喷式增长,去年已逼四千,今年涨到了四千多。
虽然他的人生还没划句号,但对于他的人生已经有了大致的概括,他的人生大多数人是无法复制的,属个例吧。一个小学刚毕业就执起教鞭,为教育事业耕耘了几十年,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为他保驾护航。他是怎样走上教育岗位的呢?这在周围人的眼里看来是津津乐道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段传奇。他九岁多因为家里弟兄姊妹多,经济困难勉强上了半年学后休学一年,在家里靠挖黄金刺兜挣钱,然后挣足了学费,才得以继续上学。后来读到小学六年级,已是十五六岁的年龄,因为他的成绩算是出众的,当时有一个政策,可以在六年级毕业学生中选拔民办教师,这个机会被父亲抓住了,从此便学边教,开启了教书育人新时代。
他是无愧于“人民教师”光荣称号的,他教过的学生可以说成千上万,现在有的已儿孙满堂。说起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堪称该领域中权威中的“权威”。虽不识多少文化,高等数学,英语,理化一点都不懂,这都是时代造成的。我时常在心里打趣他“‘满罐子’水不荡”,我是没有资格当面对他说这句话的。现在对于文化方面的深奥一点的东西,他不懂就不深究,也不涉足,他已经做到了功有所成。
父亲身上的担子以前很重,但他一直任劳任怨。上世纪70年代,我们四姊妹相继出生,大小相差不过两三岁,他和母亲为了我们的生活吃尽了苦头,但他们挺过来了。当时父亲的观念就是哪怕再苦再累也要让我们都读上书。虽然父亲一个月有薪水,但要应付庞大的开支,还是入不敷出,当时的困难可想而知。父亲总是想方设法,东挪西借让我们安心在校上学,无后顾之忧。当时最困难最艰苦的岁月有一年腊月三十还有人到家讨账。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哥哥最争气,他从师范毕业后来考上研究生,继而读博,,如今在天津一所大学当行政领导,他去年还把父母接到北京旅游了一趟。我企业单位改制后自谋生计。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在教大学,一个只读到初中,现在在做生意。都成家了。现在父母他们也可以松口气了。
父亲退休后回到老家住,他还干些农活种点玉米、土豆之类。我问他有钱怎么不拿钱买呀,他挂在嘴边的就是“能够自己生产的就自己生产呗,免得拿钱买!”“我一天不干活,怎么和那些种田的人打上交道呢?”他吃过缺米少盐没钱用的苦,所以用钱方面照样很节约。
父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有人说他的命好。实际上他吃的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一般人都多。虽然退休后有退休金作保障,但这些钱仔细想想也不是轻易得来的。说到他以前教学的时候,总是勤勤恳恳的,第一个早到校,从不迟到,教育教学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从没有丝毫懈怠。还收获了一些荣誉证书,有过几年当学校负责人的经历。上级对他信任,他的教育教学工作家长也满意。
从父亲一生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可以看出父亲是一本书,是一本身体力行的教科书。现实生活中,机遇诚然很重要,如果没有勤劳苦干,实实在在的付出,即使机遇再多,成功也不会垂青于任何人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