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3)

2021-01-081200字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5

  中秋团圆节,亲人齐欢聚。儿女回探望,双亲心中喜。美味佳肴备,举杯庆佳节。宴散皆归去,父母忙辛劳。心中多感慨,提笔留记录。愿与君分享,共醒大家身。

  都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每个孩子过生日好像理所应当他们就是主角,他们就应该幸福的度过、快乐的享受,现在看来不光是孩子过生日劳累的是父母。其实,依据中国传统,过节就是团聚日,孩子都会回到父母身边,一家人热热闹闹。一听说孩子要回来了,父母心中那叫一个乐。他们会早早地做准备,想想这个爱吃啥,那个好哪口,一切都尽着孩子的口味,用父母的话来讲,他们工作忙,一年才回来几次呀,回来一次就尽量让他们吃得饱,喝得好。他们的心思全让孩子占据着,做的饭也不管自己的牙能否咬得动,自己的胃能否消化得了,这些他们从不会刻意去想,哪怕是一个闪念也不曾有过。

  从清早起来就开始忙碌准备,手不停,脚不歇,眼还不时地盯着门口,期待着儿女突然就出现在自己眼前喊一声“爸”,喊一声“妈”,这会让他们等待的心更踏实,更满足。为让孩子好好回家享受,他们是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总希望把儿女想吃的爱吃的都搬上桌,这样他们准备时就好像满汉全席般地把桌子上摆得满满的,盛不下的锅台边,厨柜上也挤挤,再不行就撂着放。从这大样小样中就可知父母花了多长时间,费了多少心思,他们有多期待这样的团聚,这似乎也在告诉我们自己有多长时间没回家探望父母了。假设一样菜代表父母的一次期待,那这满桌的菜又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思念呀。

  终于饭菜好了,大家围坐一圏,边高兴地吃着,边开心地聊着,气氛非常温馨。一顿饭父母只顾得看我们了,看我们放下筷子,他们就给我们夹菜,不让夹还不行,为顺从父母我们吃饱了也要硬往肚里咽,因为看我们吃他们就会很满足;听我们聊得欢畅,虽然他们有时会听不懂也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当听众,但只要我们高兴他们怎样都无所谓。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永远无怨无悔地为儿女们付出,永远无私无畏地为儿女们奉献。

  酒足饭饱之后,孩子们凑在一起玩乐,剩下的一切都是父母在收拾,虽然有时我们也会

  伸手帮忙,可总被父母“你们好不容易凑到一块,好好去玩吧,这些活我们俩一会儿就干完了。别把衣服弄脏了,不用你们。”这些看似很充足的理由拒绝了。心中总觉得和自己的父母不用客气,既然父母都说不用了,我们也就不再坚持,就理所应当地去玩了。

  一天的辛苦,一天的劳累,精心准备了满满地一桌,最后还是一桌,因为生活好了,大家肚里都有了油水也吃不了多少,父母的心意也就这样被“糟蹋”了。我们吃过新鲜的饭菜走了,残羹剩饭只待父母去收拾,这一吃就是好几天,有的变味了他们也不舍得扔,这就是我们回家一次制造的“麻烦”.虽然如此父母还是希望我们常回家。我们就是父母永远的债主。一顿饭吃的是心意,吃出的是感慨。

  孝道、感恩、爱父母,这样的话题我们时时在提,刻刻在谈,可我们只是把它挂在了嘴边,写成了文字,而实际行动呢?有,我们是在努力做,可还远远不够。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父母给予子女的是百分之百,而子女回报父母的总要打些折扣。”想想的确是这样,我们对待父母做不到父母对我们那样细心、无私和容忍。都说爱是轮回的,我们在长大,父母在变老,我们要与父母的角色进行互换,我们不能再一味地索取父母的爱,他们现在应该享受我们的爱,这份爱不用有多大,也不用有多深,这份爱就在生活地点滴处。只要我们多回家一次,多给父母端一杯水,多打一个问候电话,多做一次家务,少让父母劳累,少让父母担心,少让父母牵挂,这是多少钱和物都换不来的,这样的孝才实在,这样的爱才贴心,这样的感恩回报才让我们心安。愿我们多一份细心,多一些耐心,让我们的父母都能在我们爱的笼罩下过幸福的日子--开心地笑,快乐地活。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6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而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十年,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现在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有曲为证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气氛。

  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现在,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和苹果一个价。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过去中秋并不常见,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

  从习俗上看,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北京这两年似乎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想,现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

  现在讲究广式月饼,过去“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能放半年的,肯定不会是广式月饼。 月饼源自民间祭祀,同样,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从制作工艺上说,油炸、蜜饯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连饺子,也是春节供后的食品。

  其实,不仅仅吃食是这样,延顺这个思路推广开来,艺术的诞生(谨慎的人在这里会用某些艺术门类这个概念)一样离不开民间祭祀的。还记得上学时曾对这个问题发生兴趣,翻看一些河南、山东地区的考古资料,至今仍能刺激自己头脑的是一柄出土于山东日照的玉斧,当然真的玉斧无缘得见,但是单单就那图画已经足以让人惊讶了。那斧薄得能够透过光线而上面精致的一条夔纹是很难让人简单地以“活灵活现”这个词将就形容的,在石斧的时代,它的存在又能够说明什么?

  与其说玉斧是斧,倒不如称之为一种语言,描述着艰难的砍砸者同上天对话。或者称之为精灵,这是一个屏弃了功利取舍的精神的精灵。于是由了它,艺术方才出现。更于是人才彻底地脱落成为人。

  中秋节真好,好在又一次让我想到了这些已经好久不想的问题。当然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节日,与此时偶尔察觉月饼与烙饼的差异,也并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这个样子么。给自己做吃的,为了填饱肚子没一个认真。馒头包子几百上千年从不变化,但凡加上点精神追求,就能花样翻新。

上一篇:【实用】元宵节的作文500字集合七篇下一篇:【实用】端午节的作文700字集合七篇